第27章 山穷水复疑无路
关灯
小
中
大
蓝玉手中茶碗重重一顿,脸色瞬间阴沉,“上位这是信不过我蓝玉了!”
“舅舅!当着孩子的面,慎言!”常昇急忙劝阻。
蓝玉火气腾起。
“我说错了吗?我蓝玉替他老朱家出生入死,他朱重八宁愿用年近花甲的傅友德,也不用我?无非是怕我再立新功,赏无可赏!” 厅内气氛骤紧。
朱允熥心中暗叹,舅姥爷这种火爆透顶的脾气,留在南京迟早坏事。
他忙道:“舅姥爷息怒。
允熥年幼,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 “讲!” “舅姥爷之功,比中山王又如何?功越高,就越需要谨言慎行。
舅姥爷若真为允熥计,为常、蓝两家计,当学中山王保身保家之道。
” 蓝玉怒火瞬间灭了。
朱允熥趁热打铁:“舅姥爷今日之势,纵然再添一件战功,也不过是锦上添花,有什么要紧的?关键是能借此机会远离是非之地。
此次北疆之行,舅姥爷必定马到成功。
若皇祖不召舅姥爷回来,您就在北边避祸。
若召您回来,您就向皇祖请求卸甲归田。
皇祖对我宠爱日深,将来我登了大位,常蓝两家享不完的荣华富贵。
” 蓝玉脸上的怒容渐渐消散,怔怔地看着朱允熥,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个年幼的孩子。
三日后,乾清宫,蓝玉求见。
朱允熥正伏在小书案上练字,闻言禁不住心脏狂跳不止。
蓝玉没有像往常那般慷慨激昂,而是沉稳地剖析北疆局势,提出了“精兵突进、就粮于敌、稳固要点”的方略,尤其强调如何减少消耗与民力负担。
所有这些,都是他挖空心想出,用来取悦朱元璋的。
朱允熥听到这里,心下稍安,这位舅姥爷总算学会收敛了,看来那番话没白说。
谁知朱元璋静静听着,末了只淡淡道: “北边的事,咱也忧心。
只不过五军都督府也离不开你坐镇。
李景隆、徐辉祖他们,还嫩了些。
” 蓝玉躬身,语气依然十分恳切: “陛下,臣蒙圣恩,位列国公。
北虏猖獗,正是臣效命之时。
臣年齿渐长,只望趁此残年,再为陛下,为大明尽最后一份心力。
此战之后,臣就该解甲归田,永享太平了
蓝玉火气腾起。
“我说错了吗?我蓝玉替他老朱家出生入死,他朱重八宁愿用年近花甲的傅友德,也不用我?无非是怕我再立新功,赏无可赏!” 厅内气氛骤紧。
朱允熥心中暗叹,舅姥爷这种火爆透顶的脾气,留在南京迟早坏事。
他忙道:“舅姥爷息怒。
允熥年幼,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 “讲!” “舅姥爷之功,比中山王又如何?功越高,就越需要谨言慎行。
舅姥爷若真为允熥计,为常、蓝两家计,当学中山王保身保家之道。
” 蓝玉怒火瞬间灭了。
朱允熥趁热打铁:“舅姥爷今日之势,纵然再添一件战功,也不过是锦上添花,有什么要紧的?关键是能借此机会远离是非之地。
此次北疆之行,舅姥爷必定马到成功。
若皇祖不召舅姥爷回来,您就在北边避祸。
若召您回来,您就向皇祖请求卸甲归田。
皇祖对我宠爱日深,将来我登了大位,常蓝两家享不完的荣华富贵。
” 蓝玉脸上的怒容渐渐消散,怔怔地看着朱允熥,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个年幼的孩子。
三日后,乾清宫,蓝玉求见。
朱允熥正伏在小书案上练字,闻言禁不住心脏狂跳不止。
蓝玉没有像往常那般慷慨激昂,而是沉稳地剖析北疆局势,提出了“精兵突进、就粮于敌、稳固要点”的方略,尤其强调如何减少消耗与民力负担。
所有这些,都是他挖空心想出,用来取悦朱元璋的。
朱允熥听到这里,心下稍安,这位舅姥爷总算学会收敛了,看来那番话没白说。
谁知朱元璋静静听着,末了只淡淡道: “北边的事,咱也忧心。
只不过五军都督府也离不开你坐镇。
李景隆、徐辉祖他们,还嫩了些。
” 蓝玉躬身,语气依然十分恳切: “陛下,臣蒙圣恩,位列国公。
北虏猖獗,正是臣效命之时。
臣年齿渐长,只望趁此残年,再为陛下,为大明尽最后一份心力。
此战之后,臣就该解甲归田,永享太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