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温情脉脉的面纱

关灯
!"朱允熥面上适时地露出向往与惊叹。

     与此同时,心底却泛起一丝嘲讽,‘朱棣,你这是在班门弄斧。

    不过老实说,我要是没有提前偷开剧本,我也会被你骗到!’ 朱棣说得眉飞色舞,朱标在一旁却嗔怪: "老四,你一回来,就将孩子们的心都勾野了。

    高煦在学堂里的淘气劲,活脱脱就是第二个你。

    如今你再这么一撺掇,允熥看着也动了心。

    " 朱棣则不以为然地反驳:"大哥,读那些文诌诌的死书有什么趣儿?摔打出一副好筋骨才是正理。

    " 兄弟俩笑语不断,殿内气氛融洽,连侍立在殿角的宫人也抿着嘴在笑。

     朱允熥却清楚看到,父亲虽然笑得十分真切,但眼底深处却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

     那疲惫,比梅雨季的湿气更沉重地压在他的心头,让他喘不过气来,更让他胆战心惊。

     正在这时,殿门“吱呀”一声轻响。

     乾清宫首领太监汪谨言躬身趋入,传达了皇祖父的询问: "太子爷,皇爷让奴婢来传个话,问燕王殿下,明明己经进宫了,怎么还不过去?是不是等着人拿软轿子抬?“ 几乎在一瞬间,朱棣脸上的笑意收敛殆尽,那动作,比川剧变脸还来得猝不及防。

     他当即起身,朝汪谨言客气地还了半礼: “有劳汪公公跑了这一趟。

    请代我回禀父皇,就说久别重逢,正与太子殿下叙话,一时忘了形,这就随大哥一同前往乾清宫觐见。

    ” 朱标瞅着汪谨言走了,笑道: “老四,你就先过去吧,莫让父皇久等。

    我这儿还有几封要紧的奏疏需即刻批阅,你先陪父皇说会话,我稍后就过去。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棣却执拗起来,坚持道:“大哥,不急这一时。

    我等你一块儿,咱们兄弟一同去给爹请安。

    ” 朱允熥起初不知朱棣此举是何意,细细一想,目的有两个。

     第一,是向父王表忠心,‘大哥,你看,我回来先拜见你,没有你的允许,我绝不敢私自单独拜见咱爹。

    ’ 第二是让皇祖放心,‘爹,你看,我们兄弟多亲近多同心。

    ’ 朱棣见弟弟态度坚决,无奈一笑:“也罢,依你。

    ” 随即转向一旁侍立的子侄: “你们四个,即刻回大本堂,向先生请教今日所授的课业。

    晚间务必将落下的功课补齐!快去吧!莫要半路又跑不见人了!” 兄弟四人走出文华殿,殿门在身后合拢。

     高炽、高煦、允炆热烈地讨论着,只有朱允熥沉默地走在最后,像一道格格不入的影子。

     他回望那扇紧闭的殿门,思绪翻涌: ‘方才父亲脸上那毫无保留的笑意,还有眼神里对弟弟的欣赏与喜爱,是做不了假的。

    ’ ‘试问天下兄长,谁不喜爱这样的弟弟——豪迈、能干、情深意重,又永远懂得在关键时刻退后半步。

    ’ ‘如果我不是来自后世,灵魂里刻着靖难之役的血与火,恐怕也会和允炆一样,被这位英雄叔父彻底折服,心生向往吧?’ 他的眼神变得锐利,似乎穿过殿门,看到父亲正与朱棣谈笑风生的身影。

     眼前这个情深意重的好四叔,和那个对我们孤儿寡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