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混沌初悟与不速之客
关灯
小
中
大
得到《混元启灵篇》的林昭,并未急于寻找新的险地或强大的妖兽。
他在古修洞府附近,重新找到了一个更为隐蔽、靠近水源的小型岩缝作为临时居所。
他知道,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消化这份传承,比盲目的冒险更重要。
他将那本非纸非帛的《混元启灵篇》反复研读,几乎到了倒背如流的程度。
每一个字,每一段关于混沌的阐述,关于点燃“混沌源火”的凶险与法门,都深深烙印在他的脑海。
“混沌源火……非单纯的能量积累,而是一种‘意境’的点燃,一种对万物本源‘道’的初步触碰。
”林昭若有所悟。
这不仅仅是力量的提升,更是生命层次的蜕变起点。
他并没有立刻尝试去“点燃”,那无异于自杀。
他现在要做的,是“感悟”,是“准备”。
他开始按照《混元启灵篇》前半部分记载的一种特殊“观想法”进行修炼。
此法并非直接增长气血,而是要求修炼者于静坐中,摒弃所有属性杂念,观想自身丹田如同一片未开的混沌,虚无,寂静,却又蕴含无限可能。
起初,这极其困难。
他习惯了运转《基础锻体诀》时气血奔腾的感觉,习惯了“战神之影”气旋带来的力量感。
这种绝对的“静”与“无”,让他感到无所适从,心神难以集中。
但他没有放弃。
每一次失败,都重新来过。
他将心神沉入丹田,不再刻意引导气旋,而是如同一个旁观者,去“看”那光暗交织、并带有一丝冰蓝的气旋自行运转,去感受其中那微弱的、源自铁牌的“调和”之意。
渐渐地,他进入了一种玄而又玄的状态。
仿佛脱离了肉身,悬浮于一片灰蒙蒙、无边无际的虚空。
这里没有光,没有暗,没有寒冷,没有炎热,只有最原始的、孕育一切的“无”。
在这种状态下,他怀中那沉寂的铁牌,再次传来了极其微弱、却无比清晰的共鸣!铁牌内部那三个被点亮的光点,仿佛与这片观想出的混沌虚空产生了某种联系,微微闪烁着,传递出一种欢欣与契合的意念。
同时,他感觉到自己丹田内那原本泾渭不算分明、但终究有所区别的光暗气旋,在这种混沌意境的浸润下,似乎变得更加“模糊”,更加“交融”。
那一道冰蓝气息,也不再是独立的附着,而是开始真正地与光暗本源之力融合,使得整个气旋的颜色,朝着一种更深邃、更内敛的灰蒙蒙色泽转变。
虽然变化极其细微,但林昭能清晰地感觉到,气旋的本质,正在发生某种升华。
它不再仅仅是力量的源泉,更仿佛成了一个微型的、蕴含无限可能的“混沌雏形”。
他在古修洞府附近,重新找到了一个更为隐蔽、靠近水源的小型岩缝作为临时居所。
他知道,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消化这份传承,比盲目的冒险更重要。
他将那本非纸非帛的《混元启灵篇》反复研读,几乎到了倒背如流的程度。
每一个字,每一段关于混沌的阐述,关于点燃“混沌源火”的凶险与法门,都深深烙印在他的脑海。
“混沌源火……非单纯的能量积累,而是一种‘意境’的点燃,一种对万物本源‘道’的初步触碰。
”林昭若有所悟。
这不仅仅是力量的提升,更是生命层次的蜕变起点。
他并没有立刻尝试去“点燃”,那无异于自杀。
他现在要做的,是“感悟”,是“准备”。
他开始按照《混元启灵篇》前半部分记载的一种特殊“观想法”进行修炼。
此法并非直接增长气血,而是要求修炼者于静坐中,摒弃所有属性杂念,观想自身丹田如同一片未开的混沌,虚无,寂静,却又蕴含无限可能。
起初,这极其困难。
他习惯了运转《基础锻体诀》时气血奔腾的感觉,习惯了“战神之影”气旋带来的力量感。
这种绝对的“静”与“无”,让他感到无所适从,心神难以集中。
但他没有放弃。
每一次失败,都重新来过。
他将心神沉入丹田,不再刻意引导气旋,而是如同一个旁观者,去“看”那光暗交织、并带有一丝冰蓝的气旋自行运转,去感受其中那微弱的、源自铁牌的“调和”之意。
渐渐地,他进入了一种玄而又玄的状态。
仿佛脱离了肉身,悬浮于一片灰蒙蒙、无边无际的虚空。
这里没有光,没有暗,没有寒冷,没有炎热,只有最原始的、孕育一切的“无”。
在这种状态下,他怀中那沉寂的铁牌,再次传来了极其微弱、却无比清晰的共鸣!铁牌内部那三个被点亮的光点,仿佛与这片观想出的混沌虚空产生了某种联系,微微闪烁着,传递出一种欢欣与契合的意念。
同时,他感觉到自己丹田内那原本泾渭不算分明、但终究有所区别的光暗气旋,在这种混沌意境的浸润下,似乎变得更加“模糊”,更加“交融”。
那一道冰蓝气息,也不再是独立的附着,而是开始真正地与光暗本源之力融合,使得整个气旋的颜色,朝着一种更深邃、更内敛的灰蒙蒙色泽转变。
虽然变化极其细微,但林昭能清晰地感觉到,气旋的本质,正在发生某种升华。
它不再仅仅是力量的源泉,更仿佛成了一个微型的、蕴含无限可能的“混沌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