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信使北上

关灯
下邳城内外,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

     张飞紧闭城门,约束部下,每日只是在城头巡视野外的吕布大营,那双环眼中依旧燃烧着未熄的怒火,却不再有冲出去拼杀的冲动。

    他知道,自己在等,等一个能打破这僵局、能让他卸下这沉重包袱的人。

     吕布营中,曹豹在医官的全力救治下,伤势总算稳定下来,但失血过多加上心力交瘁,大部分时间仍处于昏睡之中。

    陈宫亲自照料,一方面是为了稳住曹豹这个关键的“棋子”,另一方面也是借此机会,更深入地观察和思考这个突然变得深不可测的“曹元显”。

     而此刻,所有人的希望,或者说,决定未来局势走向的关键,正系于两匹向北疾驰的快马之上。

     骑手是曹豹在昏迷前,强撑着最后一丝意识,从身边寥寥几名心腹中挑选出的两人。

    一个叫曹安,是曹豹的远房族侄,机敏可靠;另一个叫赵五,原是丹阳老兵,悍勇而熟悉路径。

    他们肩负的使命,是突破可能存在的封锁,将曹豹那封以血泪写就的密信,亲手交到远在淮阴前线的刘备手中。

     两人皆作行商打扮,将密信藏在夹袄的衬里之中,马鞍两侧的褡裢里装着些普通的布匹和盐巴作为掩护。

    他们不敢走宽阔的官道,专拣隐蔽的小路,昼伏夜出,绕过可能的哨卡和巡逻队。

     一路上,两人心情沉重,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们深知怀中这封书信的分量,不仅关乎曹豹将军的性命,更关乎整个徐州的命运。

    每当遇到盘查,曹安便赔着笑脸,递上些许铜钱,声称是去北面进货的行商;赵五则沉默地按着腰间的短刃,警惕地观察着四周,随时准备拼命。

     “赵叔,你说……主公看了信,会信吗?”在一次短暂歇息时,曹安忍不住低声问道,脸上带着忧色。

    他深知自家将军以往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和名声,这封信的内容又如此惊世骇俗,刘备会作何反应,实在难以预料。

     赵五啃着干粮,浑浊却锐利的眼睛扫视着周围的树林,沙哑道:“信不信,是主公的事。

    送不送到,是俺们的事。

    将军既然拼了命让俺们送这信,自有他的道理。

    俺们只管把信送到,把话带到,就算对得起将军了。

    ” 曹安叹了口气,不再多言。

    两人休息片刻,便再次上马,沿着崎岖的小路,继续向北跋涉。

     越靠近淮阴前线,气氛越发紧张。

    不时能看到小股军队调动的痕迹,空气中弥漫着大战将至的肃杀。

    袁术虽然被刘备挡在淮水以南,但其斥候游骑的活动范围很广,曹安和赵五不得不更加小心。

     经过数日不眠不休的疾驰,两人终于有惊无险地抵达了刘备军驻扎的营寨外围。

    远远望去,营寨连绵,旌旗招展,中军大帐前那面“刘”字大旗和“关”字旗迎风猎猎作响,给人一种安定的力量感。

     然而,靠近营寨的过程却并不顺利。

    前线戒备森严,哨卡林立,他们这种身份不明的“行商”想要直接见到刘备,无异于痴人说梦。

     “站住!干什么的?”营寨辕门前,守卫的队率厉声喝道,手中长戟交叉,挡住了去路。

     曹安连忙下马,脸上堆起生意人惯有的谦卑笑容:“军爷息怒,小人是徐州来的行商,有些紧急事务,想要求见刘豫州……” “哼,行商?”队率打量着他和后面沉默的赵五,眼神狐疑,“刘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