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一份投名状

关灯
清晨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办公桌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带。

    聂副官坐在桌前,面前放着“堡垒”行动的卷宗,目光却并未落在纸上。

    他的指尖无意识地轻敲着桌面,脑海中反复推演的,是昨夜档案室惊魂后,一个逐渐清晰、大胆到令他自己都感到心悸的计划。

     他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历史发生,然后从中窃取情报传递出去。

    那样做,他永远只是一个高级信使,无法改变吴将军和自己最终的命运轨迹。

    他需要主动出击,需要一场“表演”,一场能极大提升他在吴将军心中分量、并能切实帮助到组织的“表演”。

     而机会,就藏在“堡垒”行动的细节里,藏在他超越时代的历史知识中。

     根据档案记载和原有历史,就在“堡垒”行动开始前约一周,保密局福州站会策划一次针对我党东南局一条重要地下交通线的破坏行动。

    原因是他们意外抓获了一名变节者,虽然此人级别不高,只知道一个备用联络点的位置和时间,但保密局打算利用这个点张网以待,企图顺藤摸瓜。

     在真实的历史中,这个联络点被破坏,导致一名重要的交通员被捕,虽然对方宁死不屈,未造成更大损失,但这条交通线也因此被迫中断许久。

     聂副官的计划,就是要“预见”并“挫败”这次破坏行动。

    他要借吴将军之手,以一种看似巧合、实则经过精密计算的方式,提醒我们的同志,救下那名交通员,保住那条线路。

    这份“投名状”,将无比沉重。

     但这其中的风险也巨大无比。

    他该如何向吴将军解释他“预见”到这次袭击?任何超乎常理的“直觉”都可能引来致命的怀疑。

    他必须找到一个合乎逻辑的、基于现有信息推理出的完美借口。

     整整一个上午,聂副官都将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对着地图和有限的资料,精心编织着这个谎言。

    他需要将保密局可能行动的时间、地点,巧妙地融入到他基于“正常”情报分析得出的“合理怀疑”之中。

     午后,他拿着那份精心修改、添加了数页“分析附注”的“堡垒”行动后勤保障预案,再次求见吴将军。

     “老师,‘堡垒’行动的后勤部分,学生已初步审阅,有一些细节上的补充想法,另外……”他顿了顿,脸上适当地露出一丝犹豫和凝重,“学生在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