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反手一击

关灯
文心阁的致命陷阱,像一根冰冷的针,刺穿了聂曦心中最后一丝侥幸。

    毛人凤的獠牙已经亮出,这不是试探,而是精准的猎杀。

    被动防御只有死路一条,必须反击,必须打乱对方的节奏,在绝境中撕开一道口子。

     回到参谋本部大楼,聂曦将自己反锁在办公室内。

    冰冷的雨水顺着雨衣滴落在地板上,但他浑然不觉。

    他的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过滤着所有已知信息:徐处长和赵副主任的监视、文心阁的陷阱、毛人凤的多疑性格、国民党内部固有的派系倾轧…… 一个大胆而冒险的计划,逐渐在他脑中成型。

    毛人凤不是怀疑吴石系统吗?不是想找“证据”吗?那就给他一个“证据”,一个足以转移视线、甚至反噬其身的“证据”!目标,就锁定在最近上蹿下跳、与保密局关系暧昧的总务处三科科长——张明远! 张明远此人,在“堡垒”行动港口交接时就有意制造摩擦,其立场本就值得怀疑。

    更重要的是,聂曦凭借历史知识,隐约记得此人后来似乎卷入了另一桩与走私相关的丑闻,虽未直接证据指向其通共,但足以说明其手脚不干净。

    利用这一点,或许可以…… 聂曦立刻开始行动。

    他首先调阅了近几个月总务处三科经手的所有非涉密物资采购和报废清单,特别是涉及港口仓储和运输辅助物资的部分。

    他看得极其仔细,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同时,他利用自己副官的身份,看似随意地与后勤部门几个不得志、对张明远早有怨言的低级军官攀谈,抱怨近期物资调配混乱,影响参谋部工作,引导他们吐露一些关于三科账目不清、处理废旧物资程序存疑的牢骚。

     这些零散的信息,单独看并无大碍,但聂曦以其超越时代的逻辑分析能力,迅速将它们串联、比对、放大。

    终于,在一份关于报废一批老旧通讯器材(主要是笨重的电池和部分淘汰的真空管)的处理记录中,他发现了关键破绽! 记录显示,这批报废器材已按规定程序,由三科监督销毁。

    但聂曦核对同期其他部门的类似报废流程时发现,三科这份记录的签字流程异常简略,缺少了本应存在的第三方(后勤监察部门)的现场监督确认签章。

    更重要的是,他通过旁敲侧击了解到,同期港口黑市上,曾出现过一批型号类似的“二手”通讯配件,来源不明。

     证据并不确凿,但疑点足够引人注目。

    这,就是聂曦需要的“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