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关灯
废物! 三十万鞑靼铁骑集结南下,边关守将都是酒囊饭袋吗?到现在才来禀报! 莫非等敌寇杀到朕的眼前,他们才知着急? 雍熙帝陈弁立于御座前,龙颜大怒。

     历来漠北鞑靼各部内斗不休,犯边多为瓦剌与女真。

     如今,三十万鞑靼铁骑悄然南下,可见漠北已崛起一位雄主,统一了鞑靼各部。

     鞑靼的威胁,已不亚于女真。

     大乾王朝的第三任**雍熙帝,首次感受到死亡临近的寒意。

     陛下。

     眼下最紧要的是调兵平虏,绝不能让鞑靼攻破大同、宣府。

     殿角阴影里,一位坐在轮椅上的黑衣中年男子开口,面色苍白如纸。

     此人正是助雍熙帝登基的首功之臣——妖人邬思道。

     雍熙帝闻言,强压怒火,神色阴晴不定,显然在权衡对策。

     陛下。

     戴权求见。

     乾清宫掌宫内相苏培盛快步进殿,低声禀报。

     雍熙帝眼中寒光一闪,挥手道: 遵命。

     苏培盛急忙出殿相迎。

     邬思道则无声无息地隐入殿角暗处。

     片刻后。

     一名宦官步入乾清宫,恭敬行礼:陛下,太上皇有旨。

     雍熙帝直接从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手中接过圣旨。

     戴权默然退下,未发一言。

     朕这位父皇当真神通广大,深居大明宫,却能洞悉天下事。

     雍熙帝冷笑一声,将圣旨抛给邬思道。

     登基三载,朝政大权仍牢牢掌控在太上皇手中,雍熙帝徒有虚名。

     这般境遇,他岂能甘心? 陛下。

     太上皇这道圣旨,尚有转圜余地。

     启用开国元勋为将,制衡元从勋贵之势,固然是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开国元勋各家藏污纳垢,多不堪用,正可借机铲除。

     邬思道阅毕圣旨,苍白面容浮现妖异笑容。

     爱卿已有良策? 雍熙帝神色一动,目光灼灼地盯着邬思道。

     元从勋贵乃太上皇心腹,掌控九边兵权,素为雍熙帝所忌。

     雍熙帝曾多次欲借开国元勋牵制元从勋贵,奈何开国元勋一脉腐朽不堪,莫说征战边关,就连朝堂之上都难觅可用之才。

     反观开国元勋在神京、金陵及各省盘根错节,为祸地方,令雍熙帝深恶痛绝。

     若能借此机会肃清一番,选拔可用之人,雍熙帝自然求之不得。

     **“报效朝廷乃勋贵之责,值此危局,各家自当挺身而出。

    ” “着令四王八公十二侯各遣嫡子一人,赴边关统兵作战。

    ” “授校尉衔,领兵三千,部众由其自行征召。

    ” 邬思道含笑进言。

     “妙!此策甚妙!” 雍熙帝当即洞悉其中关窍。

     以虚职校尉换得三千精兵,纵使勋贵子弟不堪大用,其所募兵卒却可堪驱使。

     仅四王八公十二侯便可凑足七万大军,且一应粮饷皆由勋贵承担,朝廷负担骤减。

     若有勋贵推诿拒遣嫡子,必遭千夫所指,日后雍熙帝整治亦有凭据。

     “来人,拟旨。

    ” 雍熙帝毫不迟疑,钤印传国玉玺,诏令直发军机处。

     **同日·大明宫** 七旬寿诞方过的太上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