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关灯
雍熙帝薄情寡恩,却不知他才是最像朕的皇子。

     顺安元年,瓦剌三十万铁骑进犯宣府、大同,女真二十万大军攻打辽东。

     朕亲赴宣府督战,辽东战事全权交由荣国公贾代善处置。

     谁知女真暗中还埋伏了三十万大军在关外。

     贾代善面对的是整整五十万敌军,而我朝在辽东仅有十五万守军。

     那一战,荣国公贾代善战死,宁国府一等伯贾敷殉国,贾家二十余位子弟血洒疆场。

     若非辽东牵制住五十万女真大军,朕也不可能在宣府击溃三十万瓦剌骑兵。

     说到底,贾家才是真正的开国元勋。

     战后为了打压开国勋贵,朕只给了宁荣二府当家人区区一等将军的爵位。

     试问,还有谁比朕更薄情? 说到此处,太上皇神情激动,陷入了往事的追忆。

     他与二代荣国公贾代善是总角之交,情同手足。

     正是贾家鼎力相助,太上皇才能在众皇子中脱颖而出,最终继承大统。

     可贾家不惜举族赴难保他江山,他却暗中算计削弱贾家,何其凉薄! 戴权闻言脸色大变,慌忙低头垂目。

     这等宫廷秘闻岂是他一个内侍能听的? 老四还在派人监视玄真观? 片刻后,太上皇平复心绪,继续问道。

     回太上皇。

     血滴子的人仍在玄真观外盯梢。

     戴权恭敬回禀。

     太上皇冷笑一声:在笼络人心这方面,老四要是有老十四三分本事就好了。

     他以为光靠空口许诺就能换来忠心? 若非他步步紧逼,贾敬何至于躲进玄真观与老十四重新联络。

     大好局面就毁在他心胸狭隘上,才会落得这般僵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贾家与其他勋贵不同。

     贾家虽然支持某位皇子,但更看重的是大乾江山。

     因此自雍熙帝登基起,贾家便放弃了对义忠亲王的支持。

    明面上的族长贾敬,堂堂进士却整日闭门不出,沉溺声色。

     雍熙帝依旧不肯罢休,强行将贾敬逐出府邸,迫使其在城外玄真观出家为道。

     这般逼迫令贾敬深感危机四伏,他不得不铤而走险,每年暗中向义忠亲王输送数万两白银,助其谋事。

     太上皇退位三年仍掌控朝政,根源在于雍熙帝心胸狭隘,睚眦必报,不通治国之道。

     古语有云:君待臣如手足,臣报君以赤诚;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

     这天下江山非皇室陈家独力所创,实乃四王八公十二侯与元从勋贵携手打下。

     若令功臣尽皆寒心,日后还有谁敢为皇室效死? 太上皇。

     戴权低声禀报:陛下日前欲调潜邸旧部回京,遭朝臣阻拦。

     太上皇眉头一皱:才过三年,他就这般耐不住性子? 大乾积弊已久,岂能急于求成。

     此时变法,无异于给胡虏和白莲教可乘之机。

     传旨周培公、张廷玉,不许那些人回朝。

     另派密探清除玄真观外耳目,护好贾府,莫让孤儿寡母受人欺辱。

     周培公与张廷玉皆是顺安朝老臣,官居一品,乃太上皇留给雍熙帝的辅政大臣。

     雍熙帝迟迟未能掌权,辅政大臣的制约亦是关键。

     遵旨。

     戴权躬身领命,又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