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暗流与机遇
关灯
小
中
大
第十三章:暗流与机遇
秦墨没想到,他小心翼翼在官场行走,
却因一次突发事故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而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 一个意想不到的机遇正悄然降临。
一 山阳市一九九六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才过三月中旬,路边的梧桐已抽出嫩绿的新芽。
秦墨坐在改制办副主任的小办公室里,望着窗外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心里却轻松不起来。
上任一个多月,他逐渐熟悉了新的岗位。
独立办公室带来的不仅是空间的改善,更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他需要审阅的文件更多了,参加的会议级别更高了,接触的信息也更敏感了。
每天下班回到租住的小屋,他都会在本子上记录当天的重要信息和自己的思考,同时悄悄梳理着记忆中未来几年的经济发展趋势。
四月初的一个周二下午,秦墨正在审阅市第一纺织厂改制方案,办公室门被轻轻敲响。
“请进。
” 进来的是办公室新来的小姑娘赵小雨,她手里捧着一摞文件,脸上带着几分羞涩:“秦主任,这是您要的去年全市工业企业经营状况统计表,财务科刚送来的。
” “放这儿吧,谢谢。
”秦墨抬头微笑,注意到女孩放文件时微微颤抖的手。
自他被破格提拔后,科里年轻人对他的态度明显多了几分敬畏,这让他有些不自在。
赵小雨放下文件却并未立即离开,欲言又止。
“还有事吗?”秦墨温和地问道。
“秦主任,刚才市委办来电话,说明天上午九点在小会议室召开国有企业改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韩秘书长要求您准时参加,并准备汇报当前试点工作进展。
” 秦墨点点头:“好的,我知道了。
麻烦你帮我通知王科长和黄老师,请他们半小时后到我办公室,我们一起准备一下汇报材料。
” “明白,我马上去通知。
”赵小雨如释重负地退了出去。
秦墨揉了揉太阳穴,感觉太阳穴突突直跳。
这样的会议他已经参加过几次,每次面对那些级别高出他好几级的领导,都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官场言语中的含蓄与暗示,决策过程中的权衡与博弈,都让他这个拥有五十年灵魂却只有二十几岁躯体的“年轻干部”感到疲惫。
他真正渴望的,是尽快积累足够资本,然后下海经商,凭借对未来的预知在商界大展拳脚。
然而现实是,他不仅离“首富”梦想越来越远,反而在仕途上身不由己地越走越远。
二 下班后,秦墨没有直接回住处,而是绕道去了父亲的维修铺。
店铺位于老城区的一条小街,门面不大,但生意却出乎意料地红火。
“爸,我来了。
”秦墨推开玻璃门,看见父亲正埋头修理一台收音机。
秦志刚抬起头,脸上带着笑容:“墨墨,今天怎么有空过来?快坐。
”他放下手中的工具,给儿子倒了杯水,“你看,这是今天接的第五单活了。
多亏你之前出的主意,搞那个‘保修三个月’的承诺,现在街坊邻居都认咱这铺子。
” 秦墨环顾四周,发现墙上多了一张手写的服务项目表,旁边还挂着一面锦旗,上面绣着“技术精湛服务周到”字样。
“这锦旗是?” “哦,是前街李大爷送的。
他家的电视机坏了,跑了好几家都没修好,我花了半天时间给整好了,老人家高兴,非要送这个。
”秦志刚语气中带着自豪。
看着父亲脸上久违的光彩,秦墨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重生以来,他最大的成就或许不是官场上的晋升,而是帮助父亲重新找到了人生价值。
“妈呢?怎么没看见她?” “去街道开会了,说是要搞什么‘社区再就业工程’,请她去介绍经验。
”秦志刚压低声音,“你妈现在可是街道的红人,前几天街道主任还来家里慰问,送了一桶油和一袋米。
” 秦墨笑着点头。
父母生活的改善,是他坚持下去的重要动力。
在90年代中期的中国,体制内的身份依然意味着稳定和社会地位,这也是他难以轻易放弃的原因。
“对了,墨墨,”秦志刚忽然正色道,“你最近工作还顺利吗?听说你当上副主任了,咱家几个老邻居都夸你有出息。
但你记住,官场不比厂里,处处要小心,不该说的话别说,不该拿的东西别拿。
” “爸,您放心,我有分寸。
”秦墨心中苦笑。
如果他告诉父亲,自己最大的烦恼是“官当得太大”,不知道父亲会作何感想。
三 周五晚上,秦墨终于鼓足勇气,约林芷若去看了一场电影。
影片是当时正热映的《变脸》,电影院人满为患。
他提前半小时到场,手里攥着两张票,在影院门口来
而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 一个意想不到的机遇正悄然降临。
一 山阳市一九九六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才过三月中旬,路边的梧桐已抽出嫩绿的新芽。
秦墨坐在改制办副主任的小办公室里,望着窗外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心里却轻松不起来。
上任一个多月,他逐渐熟悉了新的岗位。
独立办公室带来的不仅是空间的改善,更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他需要审阅的文件更多了,参加的会议级别更高了,接触的信息也更敏感了。
每天下班回到租住的小屋,他都会在本子上记录当天的重要信息和自己的思考,同时悄悄梳理着记忆中未来几年的经济发展趋势。
四月初的一个周二下午,秦墨正在审阅市第一纺织厂改制方案,办公室门被轻轻敲响。
“请进。
” 进来的是办公室新来的小姑娘赵小雨,她手里捧着一摞文件,脸上带着几分羞涩:“秦主任,这是您要的去年全市工业企业经营状况统计表,财务科刚送来的。
” “放这儿吧,谢谢。
”秦墨抬头微笑,注意到女孩放文件时微微颤抖的手。
自他被破格提拔后,科里年轻人对他的态度明显多了几分敬畏,这让他有些不自在。
赵小雨放下文件却并未立即离开,欲言又止。
“还有事吗?”秦墨温和地问道。
“秦主任,刚才市委办来电话,说明天上午九点在小会议室召开国有企业改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韩秘书长要求您准时参加,并准备汇报当前试点工作进展。
” 秦墨点点头:“好的,我知道了。
麻烦你帮我通知王科长和黄老师,请他们半小时后到我办公室,我们一起准备一下汇报材料。
” “明白,我马上去通知。
”赵小雨如释重负地退了出去。
秦墨揉了揉太阳穴,感觉太阳穴突突直跳。
这样的会议他已经参加过几次,每次面对那些级别高出他好几级的领导,都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官场言语中的含蓄与暗示,决策过程中的权衡与博弈,都让他这个拥有五十年灵魂却只有二十几岁躯体的“年轻干部”感到疲惫。
他真正渴望的,是尽快积累足够资本,然后下海经商,凭借对未来的预知在商界大展拳脚。
然而现实是,他不仅离“首富”梦想越来越远,反而在仕途上身不由己地越走越远。
二 下班后,秦墨没有直接回住处,而是绕道去了父亲的维修铺。
店铺位于老城区的一条小街,门面不大,但生意却出乎意料地红火。
“爸,我来了。
”秦墨推开玻璃门,看见父亲正埋头修理一台收音机。
秦志刚抬起头,脸上带着笑容:“墨墨,今天怎么有空过来?快坐。
”他放下手中的工具,给儿子倒了杯水,“你看,这是今天接的第五单活了。
多亏你之前出的主意,搞那个‘保修三个月’的承诺,现在街坊邻居都认咱这铺子。
” 秦墨环顾四周,发现墙上多了一张手写的服务项目表,旁边还挂着一面锦旗,上面绣着“技术精湛服务周到”字样。
“这锦旗是?” “哦,是前街李大爷送的。
他家的电视机坏了,跑了好几家都没修好,我花了半天时间给整好了,老人家高兴,非要送这个。
”秦志刚语气中带着自豪。
看着父亲脸上久违的光彩,秦墨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重生以来,他最大的成就或许不是官场上的晋升,而是帮助父亲重新找到了人生价值。
“妈呢?怎么没看见她?” “去街道开会了,说是要搞什么‘社区再就业工程’,请她去介绍经验。
”秦志刚压低声音,“你妈现在可是街道的红人,前几天街道主任还来家里慰问,送了一桶油和一袋米。
” 秦墨笑着点头。
父母生活的改善,是他坚持下去的重要动力。
在90年代中期的中国,体制内的身份依然意味着稳定和社会地位,这也是他难以轻易放弃的原因。
“对了,墨墨,”秦志刚忽然正色道,“你最近工作还顺利吗?听说你当上副主任了,咱家几个老邻居都夸你有出息。
但你记住,官场不比厂里,处处要小心,不该说的话别说,不该拿的东西别拿。
” “爸,您放心,我有分寸。
”秦墨心中苦笑。
如果他告诉父亲,自己最大的烦恼是“官当得太大”,不知道父亲会作何感想。
三 周五晚上,秦墨终于鼓足勇气,约林芷若去看了一场电影。
影片是当时正热映的《变脸》,电影院人满为患。
他提前半小时到场,手里攥着两张票,在影院门口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