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机遇

关灯
两人并肩走出图书馆,夜色中的山阳市宁静而祥和。

    秦墨第一次向人敞开心扉,谈起改制中的困惑与思考,林芷若则分享了她对生活的理解。

    分别时,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在两人间流淌。

     周一一早,秦墨将精心准备的改制方案呈报给韩秘书长。

    出乎意料的是,方案一经提出,便在市政府内部引发激烈争议。

     “秦墨的方案太过理想化!”马卫国在第二次改制领导小组会议上直言不讳,“职工持股?听起来好听,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我坚持引入外来资本,彻底改制!” 李大姐这次却站在了秦墨一边:“我认为秦主任的方案充分考虑了职工利益,是稳妥可行的。

    ” 会后,韩秘书长单独留下秦墨,神色严肃:“小秦,你的方案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

    最近有反映,说你与五金公司个别领导走得太近,有人甚至质疑你的动机。

    ” 秦墨心中一凛,意识到改制背后的水有多深:“秘书长,我一切出于公心,可以接受组织审查。

    ” “我相信你。

    ”韩秘书长拍拍他的肩膀,“但官场如战场,你要学会保护自己。

    这样吧,方案先放一放,你准备一下,后天随我去省里汇报我市企业改制总体情况。

    ” 新的任务接踵而至,秦墨感受到压力,也看到了机遇。

    在准备汇报材料时,他精心提炼了山阳市的经验,特别是那些既推进改革又维护稳定的做法。

     赴省城的前一晚,秦墨又一次加班到深夜。

    走出市政府大楼,发现林芷若站在门口,手里提着保温盒。

     “听说你明天要去省里汇报,我给你带了点夜宵。

    ”她轻声说,“别太累着。

    ” 保温盒里是热腾腾的饺子,秦墨吃着饺子,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或许,这条身不由己的仕途,并非全然是荆棘,也有不期而遇的温暖。

     省里的汇报异常成功,秦墨的准备得到了省领导的肯定。

    更让他意外的是,汇报结束后,省委组织部的一位领导特意找到他:“秦墨同志,省里正在组建国有企业改革指导小组,需要熟悉基层情况的年轻干部,你有没有兴趣?”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机遇,秦墨心情复杂。

    一方面,这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机会;另一方面,他深知一旦踏入更高平台,离自己“经商致富”的梦想将越来越远。

     回到山阳的火车上,秦墨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田野和村庄,思绪万千。

    1996年的中国正处在历史转折点,无数人的命运将随之改变。

    而他这个来自未来的灵魂,既然阴差阳错走上了这条道路,或许应该放下执念,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事。

     火车轰鸣向前,如同时代发展的脚步,不容回头。

    秦墨知道,无论自己是否愿意,他都已被卷入这股洪流,只能向前。

     下车时,他做出了决定——接受省里的借调,参与全省企业改革指导工作。

    这不仅是为个人前途,更是为能够影响更多人的命运。

     站在月台上,秦墨深吸一口充满希望的空气。

    他的第二次人生,正迎来新的转折。

    而这一次,他决定主动拥抱变化,而非被动接受命运。

     喜欢官场,不小心就升官了请大家收藏:()官场,不小心就升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