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济世堂的药方
关灯
小
中
大
次日清晨,天色刚蒙蒙亮,张绥之便已起身。
他推开窗,一股清冷的、带着湿润草木气息的空气涌入,让他精神为之一振。
寨子里还很安静,但一种不同寻常的骚动感已经隐隐传来。
果然,没过多久,花翎和阿依朵就急匆匆地跑来,脸上带着既紧张又兴奋的神情。
“绥之哥哥!绥之哥哥!”花翎压低声音,急切地说,“木景云那边出事了!听说他昨晚痒得一夜没睡好,今天早上起来,身上红疹更厉害了,连脸上都肿了起来,咳嗽个不停,看着可吓人了!” 阿依朵也连连点头:“寨子里懂草药的阿婆去看过了,说像是中了很厉害的‘草毒’,就是火把果那种!现在他屋里乱成一团,正嚷嚷着要派人回丽江城请名医呢!” 张绥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他迅速整理好衣冠,脸上换上一副关切而忧虑的神情,对二女道:“木特使病情加重,我等岂能坐视?我这就前去探望。
” 他独自一人,快步来到木景云居住的小院。
院门口果然比平日多了几分慌乱,两名护卫神色不安,见到张绥之,连忙行礼通报。
走进屋内,一股淡淡的草药膏气味混合着焦躁不安的气息扑面而来。
木景云半靠在榻上,脸色比昨日更加难看,红肿的疹子已经从脖颈蔓延到了脸颊和手臂,他不停地抓挠着,神情痛苦而烦躁,早已没了昨日那份故作沉稳的官威。
一名寨中略通医术的老妇正在一旁调制着某种绿色的药膏,但显然效果不佳。
“木特使!”张绥之上前几步,语气充满了真挚的关切(至少表面上是),“听闻您贵体欠安,晚生特来探望!怎会如此严重?” 木景云见到张绥之,勉强压下抓挠的欲望,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声音沙哑:“有劳……有劳张贤弟挂心。
唉,这鬼地方……水土不服竟如此厉害,真是……咳咳……”话未说完,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张绥之仔细观察着他的症状,心中更加确定这是接触了大量火把果汁液和花粉导致的严重过敏反应。
他眉头紧锁,沉吟片刻,忽然以一种恍然大悟又带着担忧的语气说道:“木大人,您此症……依晚生浅见,恐怕不单是寻常水土不服,倒更像是……不慎沾染了此地山间某种特有的‘瘴气邪毒’啊!” “瘴气邪毒?”木景云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被痛苦掩盖,“贤弟何出此言?” 张绥之煞有介事地解释道:“晚生曾在京城太医院偶遇一位云游的老神医,听他提及,西南边陲有些深山密林,会滋生一种无形瘴气,或依附于某些奇异草木之上。
人若沾染,轻则皮肤红肿、奇痒难耐,重则内腑受损,药石难解。
观大人症状,与那老神医所言,颇有几分相似!” 他这话半真半假,既点出了“草木”关联,又抬出“京城神医”增加可信度,果然让木景云神色大变。
“那……那该如何是好?”木景云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张绥之见状,心中冷笑,面上却更加恳切:“寻常药石恐怕难以根治。
所幸,晚生当时好奇,多问了几句,依稀记得那老神医曾提过一个古方,需几味特定的药材作为引子,方能驱邪解毒。
只是……这几味药材颇为偏门,恐怕寨中难寻。
” 他顿了顿,看着木景云焦急的眼神,顺势提出:“木大人乃朝廷栋梁,万金之躯,岂能有失?不若……晚生今日便快马加鞭,赶回丽江城,凭记忆去各大药铺寻访,尽力为大人配齐药引!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可谓一石三鸟。
其一,主动示好,麻痹木景云,让他觉得自己是在为他奔走;其二,试探木景云的反应,若他心中有鬼,对自己突然要回城配药必有异样;其三,也是最关键的,为自己创造一个光明正大返回丽江城调查的绝佳借口! 木景云闻言,眼神剧烈闪烁,下意识地想要拒绝:“这……怎好如此劳烦贤弟?此去丽江,路途不近,贤弟还要查案……” 张绥之立刻打断,语气坚决,充满“义气”:“大人此言差矣!查案固然重要,但大人的安危更是重中之重!案情可以稍缓,大人的病却耽搁不得!此事关乎朝廷体面,更是晚生分内之事,岂能言劳烦?请大人务必应允!” 他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情真意切,让木景云根本无法拒绝。
木景云看着张绥之“诚挚”的眼神,又感受着身上钻心的瘙痒,最终咬了咬牙,挤出一丝感激的笑容:“既如此……那就……有劳贤弟了!贤弟高义,本官……铭记在心!” “大人客气了!晚生这就去准备,即刻出发!”张绥之拱手告辞,转身离开房间时,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走出小院,张绥之并未立刻离开,而是看似随意地叫住了木景云的一名贴身护卫,塞过去一小块碎银,压低声音关切地问道:“这位兄弟,木特使平日若在丽江城抓药调理,常去的是哪家药铺?我也好去那里问问,或许有对症的药材。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护卫得了好处,又见张绥之是特使的“贵客”,不疑有他,稀里糊涂地答道:“回公子,特使大人平日若有不适,多是去……城东的‘济世堂’,说那里的药材地道,坐堂大夫也有名气。
” “济世堂……好,多谢兄弟!”张绥之记下这个名字,心中暗喜,这真是意外之喜! 回到住处,张绥之立刻叫来花翎和阿依朵,将计划告知。
他需要她们同行,既是帮手,也是为了继续用“风流公子携美同游”的假象麻痹可能存在的眼线。
为了不引人注目,张绥之特意让二女换上了汉家女子的衣裙。
虽然略显别扭,但花翎和阿依朵天生丽质,换上襦裙后,少了几分野性,多了几分清丽,别有一番风韵。
三人简单收拾,骑上快马,离开火把寨,朝着丽江城方向疾驰而去。
山路崎岖,但归心似箭(办案心切),不到两个时辰,丽江城那熟悉的城墙已然在望。
今日天公不作美,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青石板路面湿滑反光。
城内的行人比往日少了许多,显得有些冷清。
按照护卫提供的线索,张绥之带着花翎和阿依朵,径直来到了城东的济世堂。
这是一间颇具规模的药铺,黑底金字的招牌在雨水中显得格外醒目。
铺面宽敞,即使在下雨天,依然有零星的病人进出。
药柜高耸,散发着浓郁的药草香气,几名伙计正在柜台后忙碌地称药打包。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大夫正坐在堂中为一位老者诊脉,气度沉稳。
张绥之将马拴在门外廊柱上,收了油纸伞放在门口,轻轻拍打了一下玉色直裰下摆沾上的雨水,然后迈步走进药铺。
他虽然背着光,但沾了雨水的鬓角泛着鸦青的光泽,面容俊朗,身姿挺拔,举止间自带一股书卷气的潇洒,与这满是药味的场所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却又奇异地引人注目。
那正在柜台后拨弄算盘的掌柜,约莫五十岁年纪,原本有些
他推开窗,一股清冷的、带着湿润草木气息的空气涌入,让他精神为之一振。
寨子里还很安静,但一种不同寻常的骚动感已经隐隐传来。
果然,没过多久,花翎和阿依朵就急匆匆地跑来,脸上带着既紧张又兴奋的神情。
“绥之哥哥!绥之哥哥!”花翎压低声音,急切地说,“木景云那边出事了!听说他昨晚痒得一夜没睡好,今天早上起来,身上红疹更厉害了,连脸上都肿了起来,咳嗽个不停,看着可吓人了!” 阿依朵也连连点头:“寨子里懂草药的阿婆去看过了,说像是中了很厉害的‘草毒’,就是火把果那种!现在他屋里乱成一团,正嚷嚷着要派人回丽江城请名医呢!” 张绥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他迅速整理好衣冠,脸上换上一副关切而忧虑的神情,对二女道:“木特使病情加重,我等岂能坐视?我这就前去探望。
” 他独自一人,快步来到木景云居住的小院。
院门口果然比平日多了几分慌乱,两名护卫神色不安,见到张绥之,连忙行礼通报。
走进屋内,一股淡淡的草药膏气味混合着焦躁不安的气息扑面而来。
木景云半靠在榻上,脸色比昨日更加难看,红肿的疹子已经从脖颈蔓延到了脸颊和手臂,他不停地抓挠着,神情痛苦而烦躁,早已没了昨日那份故作沉稳的官威。
一名寨中略通医术的老妇正在一旁调制着某种绿色的药膏,但显然效果不佳。
“木特使!”张绥之上前几步,语气充满了真挚的关切(至少表面上是),“听闻您贵体欠安,晚生特来探望!怎会如此严重?” 木景云见到张绥之,勉强压下抓挠的欲望,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声音沙哑:“有劳……有劳张贤弟挂心。
唉,这鬼地方……水土不服竟如此厉害,真是……咳咳……”话未说完,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张绥之仔细观察着他的症状,心中更加确定这是接触了大量火把果汁液和花粉导致的严重过敏反应。
他眉头紧锁,沉吟片刻,忽然以一种恍然大悟又带着担忧的语气说道:“木大人,您此症……依晚生浅见,恐怕不单是寻常水土不服,倒更像是……不慎沾染了此地山间某种特有的‘瘴气邪毒’啊!” “瘴气邪毒?”木景云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被痛苦掩盖,“贤弟何出此言?” 张绥之煞有介事地解释道:“晚生曾在京城太医院偶遇一位云游的老神医,听他提及,西南边陲有些深山密林,会滋生一种无形瘴气,或依附于某些奇异草木之上。
人若沾染,轻则皮肤红肿、奇痒难耐,重则内腑受损,药石难解。
观大人症状,与那老神医所言,颇有几分相似!” 他这话半真半假,既点出了“草木”关联,又抬出“京城神医”增加可信度,果然让木景云神色大变。
“那……那该如何是好?”木景云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张绥之见状,心中冷笑,面上却更加恳切:“寻常药石恐怕难以根治。
所幸,晚生当时好奇,多问了几句,依稀记得那老神医曾提过一个古方,需几味特定的药材作为引子,方能驱邪解毒。
只是……这几味药材颇为偏门,恐怕寨中难寻。
” 他顿了顿,看着木景云焦急的眼神,顺势提出:“木大人乃朝廷栋梁,万金之躯,岂能有失?不若……晚生今日便快马加鞭,赶回丽江城,凭记忆去各大药铺寻访,尽力为大人配齐药引!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可谓一石三鸟。
其一,主动示好,麻痹木景云,让他觉得自己是在为他奔走;其二,试探木景云的反应,若他心中有鬼,对自己突然要回城配药必有异样;其三,也是最关键的,为自己创造一个光明正大返回丽江城调查的绝佳借口! 木景云闻言,眼神剧烈闪烁,下意识地想要拒绝:“这……怎好如此劳烦贤弟?此去丽江,路途不近,贤弟还要查案……” 张绥之立刻打断,语气坚决,充满“义气”:“大人此言差矣!查案固然重要,但大人的安危更是重中之重!案情可以稍缓,大人的病却耽搁不得!此事关乎朝廷体面,更是晚生分内之事,岂能言劳烦?请大人务必应允!” 他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情真意切,让木景云根本无法拒绝。
木景云看着张绥之“诚挚”的眼神,又感受着身上钻心的瘙痒,最终咬了咬牙,挤出一丝感激的笑容:“既如此……那就……有劳贤弟了!贤弟高义,本官……铭记在心!” “大人客气了!晚生这就去准备,即刻出发!”张绥之拱手告辞,转身离开房间时,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走出小院,张绥之并未立刻离开,而是看似随意地叫住了木景云的一名贴身护卫,塞过去一小块碎银,压低声音关切地问道:“这位兄弟,木特使平日若在丽江城抓药调理,常去的是哪家药铺?我也好去那里问问,或许有对症的药材。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护卫得了好处,又见张绥之是特使的“贵客”,不疑有他,稀里糊涂地答道:“回公子,特使大人平日若有不适,多是去……城东的‘济世堂’,说那里的药材地道,坐堂大夫也有名气。
” “济世堂……好,多谢兄弟!”张绥之记下这个名字,心中暗喜,这真是意外之喜! 回到住处,张绥之立刻叫来花翎和阿依朵,将计划告知。
他需要她们同行,既是帮手,也是为了继续用“风流公子携美同游”的假象麻痹可能存在的眼线。
为了不引人注目,张绥之特意让二女换上了汉家女子的衣裙。
虽然略显别扭,但花翎和阿依朵天生丽质,换上襦裙后,少了几分野性,多了几分清丽,别有一番风韵。
三人简单收拾,骑上快马,离开火把寨,朝着丽江城方向疾驰而去。
山路崎岖,但归心似箭(办案心切),不到两个时辰,丽江城那熟悉的城墙已然在望。
今日天公不作美,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青石板路面湿滑反光。
城内的行人比往日少了许多,显得有些冷清。
按照护卫提供的线索,张绥之带着花翎和阿依朵,径直来到了城东的济世堂。
这是一间颇具规模的药铺,黑底金字的招牌在雨水中显得格外醒目。
铺面宽敞,即使在下雨天,依然有零星的病人进出。
药柜高耸,散发着浓郁的药草香气,几名伙计正在柜台后忙碌地称药打包。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大夫正坐在堂中为一位老者诊脉,气度沉稳。
张绥之将马拴在门外廊柱上,收了油纸伞放在门口,轻轻拍打了一下玉色直裰下摆沾上的雨水,然后迈步走进药铺。
他虽然背着光,但沾了雨水的鬓角泛着鸦青的光泽,面容俊朗,身姿挺拔,举止间自带一股书卷气的潇洒,与这满是药味的场所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却又奇异地引人注目。
那正在柜台后拨弄算盘的掌柜,约莫五十岁年纪,原本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