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共克时艰·生命保障升级

关灯
钢笔滚落在会议台边缘,林浩没去捡。

    它停在那里,像一根被遗弃的标尺,曾经丈量过无数图纸的精度,如今却卡在金属与玻璃的缝隙里,一动不动。

    苏芸的手还压着笔尾,指尖微微发白,但她没说话,只是轻轻抽回了手。

     灯恢复了常亮,指挥中心的空气像是重新开始流动。

     林浩低头,重新戴上那块青铜色机械表。

    表盘上的星图仪微微一颤,地球的光点归位。

    他打开终端,调出夏蝉的生理数据流,时间轴拉回到她昏迷前72小时。

    前庭系统的波动曲线被放大,频率偏移的波形像一条被风吹歪的旗。

     “这不是偶然。

    ”他低声说,声音不带情绪,却像凿子一样凿进沉默里。

     他新建项目文件夹,输入代号时手指顿了一下,敲下“D097”。

    系统提示:项目命名需符合工程编码规范。

    他没改,直接绕过校验,按下确认。

     五小时后,技术评审会召开。

    陈锋走进来时,战术背包没放下,刀柄抵在桌角,发出一声轻响。

    林浩站在全息投影前,身后是七名成员的神经适应异常记录,红色标记像一串未爆的引信。

     “我们一直把‘可容忍偏差’当作安全区。

    ”林浩说,“但偏差不会累加,它会共振。

    ” 陈锋盯着数据流末端的弱共振频谱,眼神变了。

    他没反驳,而是调出安保日志,标记出过去三个月内所有被忽略的生理警报。

    两条曲线并列——一条是工程进度,一条是人体负荷。

    后者早已越过红线,却被系统自动归档为“心理疲劳”。

     “你想要什么?”陈锋问。

     “联合评估。

    ”林浩说,“生命保障系统,从头查一遍。

    ” 会议室陷入短暂寂静。

    赵铁柱在角落嘀咕:“材料刚稳住,又要搞大体检?” “不是体检。

    ”苏芸开口,指尖沾着一点朱砂,在玻璃桌面上划出“气脉”二字。

    甲骨文笔顺刚落,全息系统自动捕捉笔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