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文化编码·首次成功试验

关灯
,与心跳同步。

     苏芸站起身,走到打印平台前。

    她摘下音叉,轻轻贴在合金基座上,然后闭眼,奏出《胡笳十八拍》的第一个音符。

     那声音极低,几乎不在人类听觉范围内,却让整个工坊的金属结构微微共振。

    打印头静止三秒,随后重新启动。

     最后一层落下时,构件表面的云纹已演变为动态图腾,仿佛有生命在材料内部流动。

    冷却灯亮起,红外扫描显示内部应力分布完美,月壤粒子的排列呈现出一种非自然的周期性。

     林浩戴上手套,将构件从平台取下。

    重量比预估轻了12%,但硬度测试仪直接爆表。

     “不是合金。

    ”他说,“是……活的编码。

    ” 苏芸凑近观察截面,显微镜头自动聚焦。

    她忽然屏住呼吸。

     “林浩。

    ” “嗯?” “你看这个。

    ” 图像放大三百倍,月壤粒子的排列构成了一幅微型星宿图——二十八宿的连线方式与唐代敦煌星图残片完全一致,而那残片,此刻正藏在她的项链里。

     她没说话,只是将音叉轻轻放回接口。

    打印舱的冷凝层再次泛起波纹,这一次,甲骨文“生”字停留得更久,边缘甚至开始微微发光。

     阿米尔的鼓声还在背景里低回,像是某种文明的回响。

    赵铁柱拿起地球仪,闭眼摸了摸赤道线,忽然说:“这玩意儿,以后得改名叫‘文化打印机’了。

    ” 林浩没接话。

    他盯着构件内部的星宿图,忽然意识到一件事:他们不是在往月壤里嵌入文化,而是唤醒了它原本就记得的东西。

     苏芸的发簪在玻璃上轻轻一划,留下一个“启”字。

     打印头喷嘴闪过一瞬靛蓝光晕,形如敦煌藻井中央的莲花纹。

     喜欢月球计划:广寒工程请大家收藏:()月球计划:广寒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