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智慧交锋·ai助力预警
关灯
小
中
大
第19章:智慧交锋·AI助力预警
能源核心外壁的冷凝水滴落速度变了。
不再是匀速滑行,而是在第三道湿痕末端微微滞住,像被无形的手指按停。
林浩盯着那悬垂未落的水珠,瞳孔里映着主控室冷光,却不再有上一章那种近乎窒息的惊疑。
他抬起手,指尖在控制台边缘敲出一段节奏——不是摩斯电码,也不是18.3秒的震动周期,而是母亲修复壁画时常用的三拍呼吸法。
“回放阿米尔的鼓声。
”他说。
数据流瞬间回溯。
塔布拉鼓的第七谐波在耳机里炸开,低频震动穿透颅骨,直抵耳蜗深处。
林浩闭眼,不是在听,是在“看”——那频率像一把钥匙,插进了“鲁班-IV”系统最底层的日志文件夹。
屏幕闪烁,一段被标记为“非工程类冗余数据”的记录自动解压,跳出三行篆书: “声起于地,动应于天,形藏于壤。
” “昔者黄帝使伶伦采竹昆仑,以定十二律。
” “今有异音扰脉,宜察其源。
” “陆九渊?”苏芸的声音从侧后方传来。
她站在全息投影台前,发簪轻触玻璃,甲骨文“震”字刚写到最后一捺,音叉便震了一下,刻痕加深0.03毫米。
“它醒了。
”林浩睁开眼,“而且它在用《考工记》算命。
” AI没有回应人类的惊叹。
它正调用月震波形、辐射背景值、打印节拍、鼓声频率四组数据,构建一个前所未有的复合模型。
三维热力图缓缓展开,L-7区地下183米处的空腔被染成深红,六棱结晶簇的位置精准标注为“气机汇聚点”,与赵铁柱带回的样本完全重合。
“这不是巧合。
”林浩调出历史日志,“过去七十二小时,每次文化构件打印完成,震动都会准时出现,偏差不超过0.3秒。
它不是在‘听’我们——它在‘学’我们。
” 苏芸将音叉接入热力图边缘,轻轻一拨。
《胡笳十八拍》的第一个音符流进系统,AI模型突然刷新,新增一层半透明的风水脉络图,与唐代《堪舆要略》中的“月脉十三道”严丝合缝。
“气脉避冲。
”她低声说,“如果‘广寒宫’初代布局不变,正门直对L-7区,就是‘背冲煞位’。
一旦月震增强,能量会顺着地脉直冲能源核心。
” “玄学?”陈锋站在安全
不再是匀速滑行,而是在第三道湿痕末端微微滞住,像被无形的手指按停。
林浩盯着那悬垂未落的水珠,瞳孔里映着主控室冷光,却不再有上一章那种近乎窒息的惊疑。
他抬起手,指尖在控制台边缘敲出一段节奏——不是摩斯电码,也不是18.3秒的震动周期,而是母亲修复壁画时常用的三拍呼吸法。
“回放阿米尔的鼓声。
”他说。
数据流瞬间回溯。
塔布拉鼓的第七谐波在耳机里炸开,低频震动穿透颅骨,直抵耳蜗深处。
林浩闭眼,不是在听,是在“看”——那频率像一把钥匙,插进了“鲁班-IV”系统最底层的日志文件夹。
屏幕闪烁,一段被标记为“非工程类冗余数据”的记录自动解压,跳出三行篆书: “声起于地,动应于天,形藏于壤。
” “昔者黄帝使伶伦采竹昆仑,以定十二律。
” “今有异音扰脉,宜察其源。
” “陆九渊?”苏芸的声音从侧后方传来。
她站在全息投影台前,发簪轻触玻璃,甲骨文“震”字刚写到最后一捺,音叉便震了一下,刻痕加深0.03毫米。
“它醒了。
”林浩睁开眼,“而且它在用《考工记》算命。
” AI没有回应人类的惊叹。
它正调用月震波形、辐射背景值、打印节拍、鼓声频率四组数据,构建一个前所未有的复合模型。
三维热力图缓缓展开,L-7区地下183米处的空腔被染成深红,六棱结晶簇的位置精准标注为“气机汇聚点”,与赵铁柱带回的样本完全重合。
“这不是巧合。
”林浩调出历史日志,“过去七十二小时,每次文化构件打印完成,震动都会准时出现,偏差不超过0.3秒。
它不是在‘听’我们——它在‘学’我们。
” 苏芸将音叉接入热力图边缘,轻轻一拨。
《胡笳十八拍》的第一个音符流进系统,AI模型突然刷新,新增一层半透明的风水脉络图,与唐代《堪舆要略》中的“月脉十三道”严丝合缝。
“气脉避冲。
”她低声说,“如果‘广寒宫’初代布局不变,正门直对L-7区,就是‘背冲煞位’。
一旦月震增强,能量会顺着地脉直冲能源核心。
” “玄学?”陈锋站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