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技术突破·临时防护屏障

关灯
墨线竟泛着微弱金光,纹理蜿蜒如山脊,分明是《千里江山图》里的笔意。

     “我没动设计。

    ”苏芸摇头,“但声波共振后,材料自己‘认’出了这道线。

    ” 林浩伸手,指尖轻触墨线边缘。

    温度正常,可触感像摸到了某种活物的脉动。

    他调出分子扫描图,发现屏障内部的晶体排列,在墨线经过的区域,出现了与敦煌壁画颜料层相似的螺旋缠绕结构。

     “她用直觉做的,它用逻辑算的。

    ”他想起那天在控制台说的话,声音低了几分,“现在,它们开始对话了。

    ” 赵铁柱在打印区外围检查喷嘴裂纹,阿依古丽用羊毛毡针法在平板上模拟下一阶段的应力分布。

    王二麻子带着小满在L-7西段布设临时传感器,每颗螺丝都拧了三遍。

     主控屏上的倒计时跳到68:42:11。

     林浩站在屏障前,再次取出墨斗。

    这一回,他没蘸溶剂,而是打开侧盖,将一撮长城砖粉末混入墨仓。

    墨线拉出时,金纹更显,且随着粉末流动,在屏障表面缓缓延展,像在绘制一幅未完成的星图。

     苏芸忽然抬头:“音叉在响。

    ” 没人敲它。

    它就插在她靴侧,微微震颤,频率与背景辐射的波动完全同步。

     陈锋从通道口走来,手里捏着一张新打印的避险图。

    他把图拍在控制台上,指着那个被动引导点:“它不是标记。

    它是路标。

    ” 林浩看着屏障上的金纹,又看向苏芸靴侧的音叉,再转向陈锋手中的地图。

    三样东西,三种频率,却在某一瞬,形成了某种难以言说的共振。

     “我们不是在建屏障。

    ”他终于说,“我们是在教它怎么活。

    ” 话音未落,屏障表面的金纹突然加速流动,墨线尽头,一点微光亮起,像星火初燃。

     喜欢月球计划:广寒工程请大家收藏:()月球计划:广寒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