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陈景明的试探

关灯
韵明显,确实是好茶。

    但他对茶道研究不深,只是依着礼节,没有过多评价。

     陈景明自己也喝了一口,放下茶杯,目光这才正式落在林小凡脸上,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探究。

     “林先生最近那篇关于技术迭代周期的文章,我看了。

    ”陈景明开门见山,语气平和,“写得很好,一针见血。

    尤其是对‘创新者窘境’和‘市场泡沫共生关系’的阐述,很有见地。

    ” “陈总过奖,只是一些粗浅的观察和思考。

    ”林小凡谦逊道。

     “观察和思考,恰恰是最难得的。

    ”陈景明身体微微前倾,眼神变得锐利,“尤其是,当这种观察和思考,能够一次又一次地精准命中市场的‘七寸’时。

    ” 他顿了顿,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星辉生物,幻视科技,还有你在论坛上与人讨论的智宇科技……林先生,你的‘命中率’,高得有些令人吃惊。

    ” 来了。

    核心的试探。

     林小凡面色不变,迎向陈景明的目光:“市场本身存在着大量的非理性和信息不对称。

    我只是尝试着拨开这些迷雾,去寻找那些最基本的商业逻辑和人性规律。

    当宣传偏离事实太远,当欲望掩盖了风险,崩塌往往只是时间问题。

    我不过是比一些人,更早地看到了那些裂痕。

    ” 他没有提及任何内幕消息或者特殊方法,将所有功劳归结于“洞察力”和“逻辑分析”。

     陈景明盯着他看了几秒,似乎在判断他这番话的真伪。

    包厢里一时陷入了沉默,只有茶壶在电炉上发出的轻微嗡鸣。

     “很有趣的说法。

    ”陈景明忽然笑了笑,气氛稍稍缓和,“那么,依林先生你看,在当前这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景明资本未来的投资方向,应该侧重于哪些领域?或者说,应该规避哪些类型的风险?” 这是一个更加宏观,也更加考验真才实学的问题。

    它要求回答者不仅要对具体公司有洞察,更要对整个经济周期、产业变迁有深刻的认知。

     林小凡没有立刻回答。

    他沉吟了片刻,脑海中飞速整合着这段时间阅读、思考以及从系统【差评预览】中得到的关于某些行业潜在风险的零散信息。

     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陈总,我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