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古代王朝屠村的败类3

关灯
跟着江父江母走了十里路,绕过半座小山。

     终于来到百家寨,这个百家寨是由十几个姓氏组成的寨子。

     寨子又细分了十几个小村,而这十几个村子中央的地方则是方圆四十里的小型集市。

     附近几十个村子里的村民平日里都是到这里买卖和交易物品的。

     而学堂也设立在这里,学堂不算大,是用竹子搭的大棚。

     摆着百来张凳子,凳子上放着树枝。

    凳子下是河沙。

     方便孩子们练字用的,而今天是每月一次休息日,也是报名日。

     这个学堂只有一个秀才教书,江父江母领着江锦辞到了学堂后先是把篮子里自己种的菜和几个鸡蛋放到角落。

     随后带着江锦辞恭恭敬敬的向着教书先生开口。

     “先生安好!” 那教书先生这才站起身来引着两人到一旁坐下。

     “可是这个小家伙要报名?”教书先生给江父江母倒了茶后,这才开口问道。

     “是的先生,这是我们的孩子,叫江景辞,今年七岁了。

    ” 一边说着一边拽了拽江锦辞的衣领。

     江锦辞当即开口道:“先生安好,小子江锦辞拜见先生。

    ” “倒是个不怕生的。

    “江锦辞”寓意如江河般开阔,有锦绣之才与文辞之雅,兼具气度与修养。

     名字也取得很好,以后叫我陈先生吧。

    ”陈先生抚须笑道。

     “是之前孩子他爹去县城做活听主家少爷名字觉得好听,才拿来用的。

    ”江母不好意思的道。

     噗! 陈先生一口茶水喷了出来,用袖口遮住脸剧烈的咳嗽起来。

     好一会才拿出手帕擦了擦口鼻,恢复了先生的气度。

     江锦辞:“.….” 江父倒是打起了精神上前道:“贱内怀里的孩子也满了一周岁,至今都叫小名狗剩,还未取大名,还得劳烦先生帮帮忙。

    ” 陈先生看了一眼江母怀中的婴孩,眼角余光落在了角落那堆菜和鸡蛋上。

     斟酌了片刻开口道:“那就叫他江砚舟吧。

    ” ““砚”承文墨之气,与“辞”的文采意涵相呼应; “舟”乘江河之境,与“江”姓的水韵相融,整体如“以砚为笔、以舟为途”,暗含以文载道、行稳致远的期许,与兄长名字形成“辞章”与“行旅”的呼应。

    ” 陈先生取来纸笔,笔走龙蛇的写下江砚舟三个字。

     待晾干后,交于江父,随后收了江锦辞的学费,客套了几句后把江家人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