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殿前斗阁老
关灯
小
中
大
太和殿内的暖气混着熏香,却压不住高铭远掌心的汗。
他站在丹墀下,看着御座上明黄的身影,听着刘阁老在御前慷慨陈词,字字句句都往他身上扎。
“陛下!高铭远欺君罔上,殿试策论乃是剽窃前朝旧文,其父更在江南拖欠税银,如此品行不端之辈,竟妄图构陷李尚书,实乃祸国殃民!”刘阁老白须飘动,目光扫过高铭远时,带着淬了冰的冷。
高铭远往前一步,青布官袍在众目睽睽下挺得笔直:“陛下,臣有证物,可证刘阁老所言皆为诬陷,更能揭李尚书与阁老合谋贪墨河工款项之罪!” 他话音刚落,殿内便起了骚动。
刘阁老猛地转身,袍袖扫过旁边的香炉,铜炉在金砖地上磕出闷响:“一派胡言!你这黄口小儿,拿得出什么证物?” 高铭远解开捆着卷宗的红绳,先将周石头的供词与王把总的证词呈上,又展开那本从私牢墙缝里找到的账册。
内侍接过转呈御前,书页翻动的轻响在殿内格外清晰。
“陛下请看此处,”高铭远指着账册最后一页,“李尚书与刘阁老分赃黄河堤坝款三成,墨迹虽旧,却与户部存档的拨款文书笔迹能对得上榫。
” 刘阁老脸色骤变,却仍强撑着喊:“伪造!此乃伪造!陛下明鉴,这是他为脱罪设下的圈套!” “是不是圈套,一问便知。
”周御史适时出列,将手中奏折递上,“臣已传王把总与周石头母子在殿外候着,其人其证,一一对质便见分晓。
” 御座上沉默片刻,终传来沉稳的声音:“宣。
” 王把总踉跄着进殿,见了账册便瘫在地上,抖着嗓子把李尚书如何逼
他站在丹墀下,看着御座上明黄的身影,听着刘阁老在御前慷慨陈词,字字句句都往他身上扎。
“陛下!高铭远欺君罔上,殿试策论乃是剽窃前朝旧文,其父更在江南拖欠税银,如此品行不端之辈,竟妄图构陷李尚书,实乃祸国殃民!”刘阁老白须飘动,目光扫过高铭远时,带着淬了冰的冷。
高铭远往前一步,青布官袍在众目睽睽下挺得笔直:“陛下,臣有证物,可证刘阁老所言皆为诬陷,更能揭李尚书与阁老合谋贪墨河工款项之罪!” 他话音刚落,殿内便起了骚动。
刘阁老猛地转身,袍袖扫过旁边的香炉,铜炉在金砖地上磕出闷响:“一派胡言!你这黄口小儿,拿得出什么证物?” 高铭远解开捆着卷宗的红绳,先将周石头的供词与王把总的证词呈上,又展开那本从私牢墙缝里找到的账册。
内侍接过转呈御前,书页翻动的轻响在殿内格外清晰。
“陛下请看此处,”高铭远指着账册最后一页,“李尚书与刘阁老分赃黄河堤坝款三成,墨迹虽旧,却与户部存档的拨款文书笔迹能对得上榫。
” 刘阁老脸色骤变,却仍强撑着喊:“伪造!此乃伪造!陛下明鉴,这是他为脱罪设下的圈套!” “是不是圈套,一问便知。
”周御史适时出列,将手中奏折递上,“臣已传王把总与周石头母子在殿外候着,其人其证,一一对质便见分晓。
” 御座上沉默片刻,终传来沉稳的声音:“宣。
” 王把总踉跄着进殿,见了账册便瘫在地上,抖着嗓子把李尚书如何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