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京华风雨(一)
关灯
小
中
大
,倒像是赵王亲笔。
信末写着青雀已归巢,枝头需勤扫,他忽然想起长史在兰考说的话,嘴角忍不住泛起笑意。
回到翰林院旧宅时,王翰林已在院里等着,见他回来,忙递上杯热茶:我就知道你准能平安回来。
他指着桌上的砚台,这几日我又在裂痕处添了些铜丝,你看是不是更像样了? 高铭远拿起砚台,见那些铜丝在阳光下闪着光,竟像极了黄河堤坝的青石缝。
他忽然想起沈清和的信,问道:沈兄可有消息? 巧了,王翰林从书架上取下一卷画,他昨日刚从常州寄来幅《青雀衔枝图》,说让你看看江南的春色。
画轴展开,只见宣纸上几只青雀正衔着桂枝,掠过一片新茶田,田埂上站着个戴斗笠的农人,手里捏着茶苗,笑得眉眼弯弯。
高铭远指尖拂过画中人的草鞋,那鞋上沾着的泥,竟与兰考的河泥一个颜色。
沈兄说,王翰林在旁道,他在常州见百姓种茶为生,虽不富裕,却比京城的官老爷们活得踏实。
正说着,门外传来喧哗。
高铭远开窗一看,见一群禁军围着个穿粗布衣裳的汉子,那汉子怀里抱着个陶罐,正喊着俺要找高大人——竟是周石头。
高铭远忙下楼迎出去,见周石头脸上多了道疤,陶罐里装着半罐黄河的泥水:高大人,俺娘让俺把这个给您,说京城的官老爷们要是忘了黄河的水有多浑,就看看这个。
禁军正要拦他,却被高铭远喝止:这是河南来的百姓,你们退下。
他接过陶罐,见泥水沉淀在罐底,竟像幅天然的《河图》,石头,你怎么来了? 俺娘说,堤坝修好了,俺也该来京城看看。
周石头挠了挠头,俺想在京城学做木匠,以后就给河工们做工具。
高铭远望着他粗粝的手掌,忽然想起芦苇荡里挡箭的老汉,想起兰考渡口的少年。
这些百姓的手,既能搬石头筑堤坝,也能握锄头种庄稼,却偏有人要用金银玷污这双手。
明日我带你去寻个好师傅。
高铭远拍了拍周石头的肩,只是你这陶罐,得放在我案头,时时提醒我,莫忘了黄河的水。
喜欢高铭远传奇请大家收藏:()高铭远传奇
信末写着青雀已归巢,枝头需勤扫,他忽然想起长史在兰考说的话,嘴角忍不住泛起笑意。
回到翰林院旧宅时,王翰林已在院里等着,见他回来,忙递上杯热茶:我就知道你准能平安回来。
他指着桌上的砚台,这几日我又在裂痕处添了些铜丝,你看是不是更像样了? 高铭远拿起砚台,见那些铜丝在阳光下闪着光,竟像极了黄河堤坝的青石缝。
他忽然想起沈清和的信,问道:沈兄可有消息? 巧了,王翰林从书架上取下一卷画,他昨日刚从常州寄来幅《青雀衔枝图》,说让你看看江南的春色。
画轴展开,只见宣纸上几只青雀正衔着桂枝,掠过一片新茶田,田埂上站着个戴斗笠的农人,手里捏着茶苗,笑得眉眼弯弯。
高铭远指尖拂过画中人的草鞋,那鞋上沾着的泥,竟与兰考的河泥一个颜色。
沈兄说,王翰林在旁道,他在常州见百姓种茶为生,虽不富裕,却比京城的官老爷们活得踏实。
正说着,门外传来喧哗。
高铭远开窗一看,见一群禁军围着个穿粗布衣裳的汉子,那汉子怀里抱着个陶罐,正喊着俺要找高大人——竟是周石头。
高铭远忙下楼迎出去,见周石头脸上多了道疤,陶罐里装着半罐黄河的泥水:高大人,俺娘让俺把这个给您,说京城的官老爷们要是忘了黄河的水有多浑,就看看这个。
禁军正要拦他,却被高铭远喝止:这是河南来的百姓,你们退下。
他接过陶罐,见泥水沉淀在罐底,竟像幅天然的《河图》,石头,你怎么来了? 俺娘说,堤坝修好了,俺也该来京城看看。
周石头挠了挠头,俺想在京城学做木匠,以后就给河工们做工具。
高铭远望着他粗粝的手掌,忽然想起芦苇荡里挡箭的老汉,想起兰考渡口的少年。
这些百姓的手,既能搬石头筑堤坝,也能握锄头种庄稼,却偏有人要用金银玷污这双手。
明日我带你去寻个好师傅。
高铭远拍了拍周石头的肩,只是你这陶罐,得放在我案头,时时提醒我,莫忘了黄河的水。
喜欢高铭远传奇请大家收藏:()高铭远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