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平地惊雷
关灯
小
中
大
日子像松花江上冻结的冰层,看似凝滞,实则在其之下,寒冷与困苦仍在无声地蔓延。
转眼间,农历年关将近。
然而,对于靠山屯的许多人,尤其是这群背井离乡的知青而言,这个“年关”,真正成了难过的“关隘”。
生产队里早已找不出什么像样的活计。
北大荒的冬季漫长而酷烈,大地被深埋在厚厚的积雪之下,冻得比石头还硬。
除了每日必不可少的喂牲口、起粪肥这类又脏又累却工分不高的零碎活计,大部分劳力都只能“猫冬”,蜷缩在家里,尽可能地减少活动,节省体内那点可怜的热量和口粮。
终于到了年末结算的日子。
队部的炕桌上,会计拨拉着那架老旧算盘,噼里啪啦的声响敲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气氛凝重得如同屋外铅灰色的天空。
结果出来了,却像一盆冰水,兜头浇灭了知青们心中最后一丝侥幸。
由于今年雨水不调,夏汛时又冲毁了一部分低洼地的庄稼,秋收的收成本就比往年薄了不少。
扣除要上交的公粮、预留的种子粮、牲口饲料粮,再折算成工分值……最终算下来,一个壮劳力辛苦一天挣的十个工分,竟然只值三分七厘钱! 三分七厘!也就够买一盒半最劣质的火柴。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像熊哥、孙志海他们这样拼死拼活干了的男知青,刨去必须用工分换购的那三十来斤口粮,不仅一分钱现钱拿不到,反倒欠了生产队一屁股债!女知青的情况稍好,但也仅仅是勉强抵掉口粮钱,赤手空拳,一无所得。
村民们对此似乎早已见怪不怪,只是默默地抽着旱烟,脸上是一片麻木的习以为常。
他们世世代代如此,与天争,与地争,与贫困争,能糊口活命,已属不易。
但知青点里,却是真正的哀鸿一片。
“三分七?这……这他妈是在开玩笑吗?!”孙志海猛地摘下眼镜,声音因为激动和难以置信而变得尖利,“我们起早贪黑,累得跟牲口似的,就换来这个?还倒欠?这日子还怎么过?!” 王娟直接哭出了声,绝望地瘫坐在冰凉的炕沿上:“欠了债……拿什么还啊……眼看就要过年了,连买斤肉包饺子的钱都没有……我听说,开了春,青黄不接的时候那才叫‘春荒’,比现在更难熬……咱们是不是得饿死在这儿啊?” 连一向乐观的熊哥也沉默了,
转眼间,农历年关将近。
然而,对于靠山屯的许多人,尤其是这群背井离乡的知青而言,这个“年关”,真正成了难过的“关隘”。
生产队里早已找不出什么像样的活计。
北大荒的冬季漫长而酷烈,大地被深埋在厚厚的积雪之下,冻得比石头还硬。
除了每日必不可少的喂牲口、起粪肥这类又脏又累却工分不高的零碎活计,大部分劳力都只能“猫冬”,蜷缩在家里,尽可能地减少活动,节省体内那点可怜的热量和口粮。
终于到了年末结算的日子。
队部的炕桌上,会计拨拉着那架老旧算盘,噼里啪啦的声响敲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气氛凝重得如同屋外铅灰色的天空。
结果出来了,却像一盆冰水,兜头浇灭了知青们心中最后一丝侥幸。
由于今年雨水不调,夏汛时又冲毁了一部分低洼地的庄稼,秋收的收成本就比往年薄了不少。
扣除要上交的公粮、预留的种子粮、牲口饲料粮,再折算成工分值……最终算下来,一个壮劳力辛苦一天挣的十个工分,竟然只值三分七厘钱! 三分七厘!也就够买一盒半最劣质的火柴。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像熊哥、孙志海他们这样拼死拼活干了的男知青,刨去必须用工分换购的那三十来斤口粮,不仅一分钱现钱拿不到,反倒欠了生产队一屁股债!女知青的情况稍好,但也仅仅是勉强抵掉口粮钱,赤手空拳,一无所得。
村民们对此似乎早已见怪不怪,只是默默地抽着旱烟,脸上是一片麻木的习以为常。
他们世世代代如此,与天争,与地争,与贫困争,能糊口活命,已属不易。
但知青点里,却是真正的哀鸿一片。
“三分七?这……这他妈是在开玩笑吗?!”孙志海猛地摘下眼镜,声音因为激动和难以置信而变得尖利,“我们起早贪黑,累得跟牲口似的,就换来这个?还倒欠?这日子还怎么过?!” 王娟直接哭出了声,绝望地瘫坐在冰凉的炕沿上:“欠了债……拿什么还啊……眼看就要过年了,连买斤肉包饺子的钱都没有……我听说,开了春,青黄不接的时候那才叫‘春荒’,比现在更难熬……咱们是不是得饿死在这儿啊?” 连一向乐观的熊哥也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