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隔阂和提防

关灯
天一直冷,捡柴火成了知青点最紧要、最繁重的任务。

    熊哥带着张建军、李卫红,几乎天天顶风冒雪到屯子周边的林缘地、沟岔里捡拾枯枝、刨挖树根,累得筋疲力尽,才勉强维持着仓房里那个炉子不熄火。

     而孙志海和王娟则总能找到借口偷懒。

    不是“身子不舒服”,就是“要去帮老乡家算账”(实际上是想去蹭点暖意或吃的)。

    即使偶尔跟着出去,也是拈轻怕重,捡回来的多是些不经烧的茅草细枝。

     这天,熊哥三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一处陡坡下拖回来一棵被雪埋住的、半枯死的灌木根桩,根系盘结,极其耐烧。

    他们满心欢喜地将这“硬货”劈好,整齐地码放在仓房门口,指望它能烧上好几天。

     结果第二天一早出们前,熊哥发现那堆珍贵的硬柴竟然少了一大半!他顿时火了,冲进屋里吼道:“谁动了老子劈好的柴?” 王娟正对着小镜子梳理头发,闻言头也不抬,懒洋洋地说:“吼什么吼?柴火捡回来不就是烧的吗?昨晚你们睡得死,屋里冷得跟冰窖似的,我和孙志海起来添柴,看那树根好烧,就多添了几块呗。

    怎么,这也要管?” 孙志海也推着眼镜帮腔:“就是,集体财产,大家都有份使用。

    我们也是为了保证室内温度,避免大家都冻病嘛。

    熊建斌同志,你不要动不动就搞小团体主义,斤斤计较。

    ” 熊哥气得额头青筋直跳:“放屁!你们那是添了几块吗?那是偷了一大半!我们累死累活刨回来的硬柴,是留着最冷的时候或者半夜用的!你们倒好,一把就给霍霍了!有本事自己捡去啊!” 张建军也看不过去,冷声道:“孙志海,王娟,你们要是平时也一起出力,烧多少都没人说。

    可你们捡过几次像样的柴?每次添柴就数你们最积极,搬我们捡回来的硬柴也最大方!” 李卫红小声补充:“昨晚……昨晚我起来,看到王娟姐把她自己捡的那点湿柴塞到炉子底下根本不着,反手就把熊哥劈好的干树根塞进去了……” 王娟像是被踩了尾巴,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