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情定牡丹

关灯
苏婉清的行动力惊人。

    不过三五日功夫,她便差人将“义诊”之事安排得妥妥当当。

    她在城西靠近棚户区的地方,租下了一处宽敞的院落,简单布置成临时的诊室和药房,又通过督军府的名头,从省城调拨了一批常用的药材。

    她还找来几个识文断字、手脚麻利的女子帮忙维持秩序、登记造册。

     首次义诊定在了一个阳光和煦的上午。

    消息早已在贫苦民众中传开,天不亮,院落外便排起了长龙,多是面色蜡黄、衣衫褴褛的妇人,有的抱着婴孩,有的搀扶着老人,眼中既有期盼,也有疑虑。

     胡老扁早早便到了义诊现场。

    看到这阵势,他心中既感沉重,又觉欣慰。

    沉重的是,竟有如此多的贫苦妇人在病痛中挣扎;欣慰的是,她们终于有了一个可以求助的地方。

     苏婉清也来了,今日她穿了一身素雅的月白色旗袍,未施粉黛,少了平日的几分娇艳,却多了几分沉稳与干练。

    她并未以督军千金的身份高高在上,而是与那些帮忙的女子一同,引导病患,安抚情绪,甚至亲自为胡老扁递上纸笔,研磨墨汁。

     胡老扁看在眼里,心中对她的观感,不禁又添了几分复杂。

    这位豪门贵女,并非只是一时兴起的玩闹,而是真心想做些实事。

     义诊开始。

    胡老扁端坐诊桌之后,神情专注。

    求诊的病症五花八门,有常见的月经不调、带下痢、崩漏,也有积年的症瘕(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不孕,还有各种产后杂病、小儿疳积等。

    胡老扁来者不拒,望闻问切,一丝不苟。

     他遇到一位产后乳汁不通、乳房胀痛如石的妇人,开出“涌泉散”(王不留行、穿山甲、通草等)加减,并辅以针灸少泽、膻中等穴通络下乳。

     又遇到一位带下黄稠如脓、阴痒难忍的老妪,辨证为湿热下注,开出“止带方”(猪苓、茯苓、车前子、泽泻、茵陈、赤芍、丹皮、黄柏、栀子、牛膝)加减,并配以外洗方。

     还有一位面色晄白、头晕心悸、月经量多如崩的少女,诊为气血两虚,脾不统血,开出“归脾汤”(白术、茯苓、黄芪、龙眼肉、酸枣仁、党参、木香、甘草、当归、远志)加减以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每一个病例,他都详细记录,斟酌方药,耐心解释。

    遇到家境特别困难的,他不仅免去药费,还会自掏腰包,让学徒额外包上几副药,或塞上几个铜板。

     苏婉清一直在一旁默默协助,她看着胡老扁面对形形色色的病患,始终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