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刀锋试药

关灯
杨夫人那张阅后即焚的纸条,如同在胡老扁沉寂的心湖中投下了一块巨石。

    波澜之下,是冰冷的现实与一丝微弱却不容忽视的生机。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如同面对一例极其复杂凶险的病症,需抽丝剥茧,谨慎用药。

     杨虎臣欲强留他,并已着手查抄医馆断其退路,这证实了其志在必得的决心。

    硬抗无疑是以卵击石。

    杨夫人愿意相助,是意外之喜,但她身处内宅,自身难保,能提供的帮助必然有限,且风险极高。

    外界的苏婉清或许已得知消息,但面对杨虎臣这等实力军阀,即便是苏督军,也需权衡利弊,直接冲突的可能性不大。

     思忖再三,胡老扁定下了初步方略:虚与委蛇,拖延时间,示敌以弱,暗中寻机。

    首要之事,是确保杨夫人持续需要他的“专业”照料,这是他目前最重要的护身符。

     接下来的几日,胡老扁对杨夫人的诊治愈发精心。

    他不再仅仅满足于汤药和药膳,开始辅以推拿按摩特定穴位,以舒经活络,促进气血生成。

    他详细记录脉象的细微变化,调整方药时也更加“煞有介事”,偶尔会向负责监视的校官或婆子“请教”一些军营中特有的药材储备情况,言语间流露出对军中药物“丰富”、“质优”的“羡慕”与“兴趣”,仿佛一个醉心医道、逐渐被优渥条件所吸引的学者。

     这番做作,自然很快传到了杨虎臣耳中。

    杨虎臣对此颇为受用,在他看来,这胡老扁终究是凡人,岂能真正无视权势与资源?只要他有所求,便有弱点,便可掌控。

    他对胡老扁的监视似乎放松了些许,偶尔甚至允许他在一名士兵“陪同”下,在“静心苑”附近的小范围内“散步”,美其名曰“透透气”。

     这日,胡老扁正在院中观察那几株梅树的花苞,盘算着如何能利用有限的资源配制一些防身或应急的药物,忽见那名校官引着一位身着锦袍、留着山羊胡、眼神精明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胡先生,这位是省城来的孙掌柜,‘济世堂’的东家,也是咱们督办的老朋友了。

    孙掌柜听闻先生妙手,特来拜会,交流一下岐黄之术。

    ”校官介绍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胡老扁心中一动。

    济世堂?他听说过,是省城数一数二的大药行,背景深厚,与各方势力关系盘根错节。

    这孙掌柜此时前来,绝不仅仅是“交流医术”那么简单。

    很可能是杨虎臣请来的“说客”,或者,是来“验货”的——验证他胡老扁的医术是否真如传闻中那般神奇,值不值得如此大动干戈地强留。

     “孙掌柜,久仰。

    ”胡老扁拱手,神色如常。

     孙掌柜笑眯眯地还礼,一双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