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赫雷斯赛道首日测试2

关灯
一切运转完美!随时可以开始测试!” 我对着无线电兴奋汇报,首圈测试顺利完成。

     此刻,就等车队下达今日任务——长距离测试、短程冲刺、模拟排位,或是调试车辆、测试部件,亦或是单纯积累里程收集数据。

     冬测期间,车队能做的工作繁多,相较于车手,这段时间对工程师而言更为关键。

     他们要验证设计理念的可行性,摸清赛车与赛道特性,找出需改进之处、潜在弱点与竞争优势,更要在澳大利亚首战之前,将所有数据转化为制胜策略。

     不过,我格外珍惜每一圈驾驶机会,能在赛季正式开启前熟悉赛车性能,对我来说是难得的机遇。

     而且,与去年赛季中测试不同,如今我是这辆赛车的专属驾驶者,无需再为他人决策,所有判断都只为自己负责。

    若发现问题或想尝试新方向,此刻就是绝佳时机。

     这辆赛车不仅为汤米?科斯金宁打造,同样也属于我,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试车手与正式车手的本质区别。

     “张骋,接下来进行轮胎与燃油消耗测试,按正赛节奏跑,别过度激进,但要跑出有竞争力的圈速,我们看看长距离驾驶后赛车状态如何。

    ” 彼得向我布置任务,这无异于一场即兴的正赛模拟,考验我与赛车的磨合程度。

     我立即响应,在赫雷斯赛道飞驰,途中陆续遇到其他车队的测试车辆。

    法拉利、迈凯伦、宝马索伯、雷诺、红牛、红牛二队、本田、超级亚久里、丰田、世爵,当然还有我们威廉姆斯车队。

     F1赛场上的十一支队伍,既有历史辉煌的老牌劲旅,也有奋力拼搏的新生力量。

     威廉姆斯车队则有些特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曾是F1赛场上的绝对霸主,但自2000年代中期与宝马合作破裂后,成绩逐渐黯淡。

     如今,我们期望借丰田的技术支持与贝耐公司的资金注入,重振旗鼓,重回巅峰。

     不可否认,曾经的威廉姆斯或许根本不会签下我这样的车手——他们无需冒险启用新秀,更不会选择一位从GP2亚洲系列赛出身的自费车手。

     但我暗下决心,要用实力证明自己配得上这个席位,加入车队绝不仅仅因为资金支持,尽管现实是威廉姆斯的困境给了我机会。

     二十多圈后,油箱见底,车队召回指令传来。

     普利司通轮胎已出现明显磨损,抓地力有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