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启程巴林

关灯
留着山羊胡的老者戴着墨镜,穿着马球衫、运动裤,脚上趿拉着拖鞋。

     起初我以为这位1982年的世界冠军睡着了,没想到他也向我们打起了招呼。

     “哟,欢迎,欢迎。

    欢迎乘坐科斯金宁特快专列!” 约翰内斯大笑着向四周比划,他旁边的托盘上放着一个空酒杯和几块融化的冰块,看起来似乎有些微醺。

     不过每个人应对飞行的方式不同,我能想象在过去,从芬兰飞往南非的航班条件肯定不算好,再加上其在F1赛场上曾发生过不少惨烈事故,想必一次颠簸的飞行对他来说也不好受。

     上世纪80年代,尤其是中期,赛车在排位赛时引擎功率可达1000马力,而空气动力学设计不过是几块碳纤维板简单塑形,那个时代疯狂又危险。

     赛车速度极快,赛道也危机四伏,即便到了90年代,悲剧仍时有发生。

     如今的F1赛车堪称技术与空气动力学的奇迹,但最令人惊叹的,还是其相较于过去大幅提升的安全性。

     80年代虽在安全方面有了一些进步,但依然是个充满危险的时代。

    像科斯金宁这样在那个年代夺得冠军的车手,每次坐进赛车都几乎是在拿生命冒险,即便到了现在,那段经历想必也在他心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约翰内斯先生,很高兴再次见到您。

    ”我打着招呼。

     在赛道上我已经和这位冠军有过多次碰面,他经常出现在围场或车队车库,既是为儿子加油,也会作为顾问为车队提供建议。

     不管怎么说,科斯金宁是那个时代少数离开威廉姆斯车队却没和车队闹僵的车手。

     弗兰克爵士总是在寻找最优秀的车手,为车队争取竞争优势,这难免会伤害到很多车手的自尊心,导致不少人合约到期后无法续约,其中很多人对此心怀不满。

     但科斯金宁是个例外,这也是为什么他是如今少数仍与威廉姆斯车队保持紧密联系的传奇车手之一。

     当然,他儿子现在为威廉姆斯效力肯定起了很大作用,但我觉得这不是全部原因。

     我想在F1车手心中,总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