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熔火之核与制之火

关灯
“共生号”的外壳传来灼烫的震动。

    飞船像穿行在熔化的金属里,舷窗被橘红色的光笼罩,能看到无数道火流星划破大气层——那不是陨石,是熔火之核喷射的“狂燃火流”,每道火流都拖着银灰色的尾焰,落地后会引发持续数日的失控燃烧。

     “热防护系统在超负荷运转。

    ”沈翊盯着仪表盘,屏幕上的温度读数已突破临界点(超过1500℃),热成像图里,整个星球表面像一块烧红的烙铁,只有零星几处暗黑色区域(尚未被火焰吞噬的遗迹),“这里的能量循环完全失控了——火焰只懂燃烧,不懂熄灭;只知毁灭,不识创造。

    ” 林默的逆鳞图腾传来灼烧般的痛感,像是被火焰包裹的焦灼。

    他看向记忆石,“熔火之核”四个字周围缠绕着跳动的火焰纹,纹路每舔舐一次,字迹就会泛起焦黑(笔画边缘卷曲,仿佛要被烧成灰烬),“认知正在被高温扭曲——我们的大脑在默认‘燃烧即存在’,‘冷却’反而成了需要抗拒的消亡。

    ” 飞船穿过一片翻滚的“火雾层”,下方的景象令人心惊:大地裂成无数道岩浆峡谷,峡谷间矗立着黑色的“熔火柱”(被烧黑的岩石柱),柱身上刻着原本用于引导火焰的金色纹路,此刻却被银灰色的火焰覆盖,纹路扭曲成“燃烧一切”的符号。

    更诡异的是“烬土”——岩浆冷却后的地面呈灰白色,寸草不生,只有银灰色的“狂燃藤”在灰烬里疯长,藤叶能分泌助燃液,哪怕一滴雨水落在上面,也会燃起蓝色的火焰。

     “共生号”降落在一块尚未完全熔化的黑曜石平台上。

    舱门打开,一股带着硫磺味的热浪涌进来,热浪中裹挟着细碎的火星,落在皮肤上像针扎般刺痛。

    平台边缘,岩浆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侵蚀岩石,留下滋滋作响的熔融痕迹。

     平台上散落着“熔火具”的残骸——原本是熔火族用于驾驭火焰的工具:“控火勺”(能舀取并塑形火焰)、“分火镰”(能将火焰分成不同温度的支流)、“储火玉”(能储存温和的火焰用于培育)。

    但这些工具都被烧得焦黑,储火玉里的火焰变成了银灰色,触碰时会爆发出破坏性的高温(而非原本的温暖)。

     “是‘狂燃素’。

    ”沈翊采集了一点狂燃藤的汁液,分析仪显示其中含有能打破燃烧平衡的物质,“这种液体能强行提升火焰的氧化速度,让其脱离‘燃料-温度-氧气’的自然循环,进入‘无限燃烧’状态。

    但汁液的分子结构里,嵌着银灰色的机械基因火核——就像给火焰装了个‘只许烧不许灭’的魔鬼开关。

    ” 平台尽头的岩浆峡谷旁,一个身影正用石块拍打身上的火焰。

    那人的皮肤是暗红色的(正常熔火族人应是暖橙色),手臂上覆盖着烧焦的“防火鳞”(能调节火焰温度的皮肤组织),此刻防火鳞大片剥落,露出底下被灼伤的嫩肉。

    他手里握着半截控火勺,勺里残存着一丝微弱的金色火焰——那是尚未被污染的“原生火”。

     听到飞船的动静,他猛地回头,眼神里既有警惕,又有一丝被火焰灼伤的怯懦:“别靠近峡谷……那里的‘噬火兽’会把你们当成燃料。

    ” “我是燃心。

    ”他用控火勺舀起一点岩浆,却任由岩浆在掌心灼烧(正常熔火族人能徒手塑形岩浆),“熔火族是‘星核之火的驾驭者’。

    我们曾用火焰锻造星舰的骨架、培育耐高温的‘焰稻’、在岩浆湖里提炼‘星核铁’——火焰对我们来说,是笔,是犁,是熔炉。

    可现在……”他看向峡谷对岸,“大家都在比赛谁烧得更旺,把烧光一片森林称为‘开垦’,把熔掉一座山脉叫做‘重塑’,把储火玉里的火焰全部泼向天空当成‘献祭’。

    ” 燃心指向岩浆峡谷深处的“熔火殿”。

    那是一座由黑曜石与熔岩凝结成的宫殿,殿顶矗立着巨大的“星火源”——熔火族的圣物,一颗拳头大小的红色晶体,原本能释放“创造之火”(金色,温和可控,用于锻造、培育)与“净化之火”(蓝色,能烧毁杂质,保留精华)。

    但此刻,星火源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