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回响之渊的记忆河

关灯
“共生号”驶入那片未命名星域时,最先捕捉到的是声音——不是声波的振动,而是意识层面的“回响”。

     舷窗外的空间呈现出深邃的靛蓝色,像被打翻的星尘墨,墨色里漂浮着无数半透明的“记忆河”。

    河水是流动的银白,河面上漂浮着细碎的光片,每个光片都在闪烁着画面:有孩童在起源星的岩洞里画下第一颗星,有萌芽之雾的藤蔓第一次缠绕上星石,有缠结星带的光丝在解缠时发出的轻响……所有他们曾见证过的记忆,都在这里以光片的形态流淌,像被时光冲刷到此处的贝壳。

     “这里是‘回响之渊’,”林默的逆鳞轻轻震颤,鳞面映出河底的“回响者”,“他们的存在与记忆共生——记忆是河床,意识是流水,一旦记忆停滞,存在就会干涸;若记忆泛滥,又会冲垮自我的堤岸。

    ” 回响者的形态比潮汐民更轻盈,他们的身体由记忆光片编织而成,随着河水流动自然舒展。

    靠近观察会发现,每个回响者的光片都有明暗之分:亮片是核心记忆(塑造自我的关键瞬间),暗片是冗余记忆(重复的、非本质的碎片)。

    有个回响者的光片里,亮片只占三成,暗片却像水草般缠绕,让他的轮廓显得模糊;另一个回响者的光片大多发暗,亮片只剩零星几点,身体已近乎透明,仿佛随时会消散在靛蓝色的雾里。

     “探测到两种极端状态,”沈翊的控制台屏幕上,波形图呈现出扭曲的双峰,“‘记忆淤塞’与‘记忆风化’。

    前者因无法筛选记忆,让冗余碎片淹没了核心;后者因过度剥离记忆,导致自我失去锚点——他们困在‘记住’与‘遗忘’的夹缝里。

    ” 林默的念火晶与最近的一条记忆河产生共鸣,河水突然掀起涟漪,浮出一片光片:画面里,早期的回响者曾试图留存所有记忆,光片堆积成山,最终压垮了自我的轮廓,化作河底的“记忆石”;又曾因恐惧淤塞,强行剥离所有记忆,结果意识失去支撑,消散成星尘——光片边缘刻着一行浅痕:“记忆不是包袱,也不是流沙,是该流动的河。

    ” 飞船顺着记忆河漂流时,沈翊发现河中央立着座“筛选桥”。

    桥身由会发光的晶体构成,晶体表面布满细密的孔洞,孔洞大小不一,恰好能让亮片通过,却拦住暗片。

    桥上刻着回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