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情况紧急
关灯
小
中
大
么困难,随时可以跟我联系,我在县里也会多多关注你的。
” 楚君一直把于江涛送到了办公区外。
在走廊上路过办公室时,楚君停下脚步,轻轻敲了敲门,示意大家出来送于江涛。
很快,乡政府的同事们纷纷走出办公室,站在大门口两侧,目送于江涛离去。
于江涛看到这么多人出来相送,心中不禁有些感动。
他停下脚步,转身面向众人,微微一笑,说道:“大家辛苦了,以后乡里的工作还得靠你们多努力。
我虽然调走了,但亚尔乡永远是我的牵挂。
再见!” 楚君站在人群前面,说道:“于书记,您放心,我们一定不负所托,会继续努力,把亚尔乡建设得更好。
” 于江涛转身上了车,挥手致意,小车很快出了大门。
星期一的党政联席会如期召开,会议由楚君主持。
这是会前尕依提与楚君沟通好的安排。
鉴于自己即将调走,尕依提决定不再主持会议,而是将这个工作交给了楚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施孝仁作为代理书记,对乡里的情况还不是很熟悉。
他来之前,叔叔施佳俊(里玉县副县长)专门叮嘱他,还有一个月就要进行选举,目前最紧要的工作是熟悉情况,多看少说。
乡政府现有的工作程序要维持现状,保持稳定,尤其要确保社会治安不出大的问题。
如果能搞出一点业绩固然最好,但如果实在搞不出,那就保稳定,稳定压倒一切,一切想法都要等到选举之后再说。
施孝仁坐在会议室主位上,认真地听着楚君介绍会议议程。
他心里清楚,自己虽然是代理书记,但乡里的实际工作还得靠楚君和其他班子成员来推动。
他决定暂时保持低调,先观察一段时间。
各部门主管按流程汇报完工作后,依次退出会议室。
随后,会议进入一级班子会议阶段。
副职领导们依次汇报了各自分管的工作进展,汇报完毕,应该由尕依提进行总结。
尕依提打开记事本,重点谈到了全乡蔬菜大棚的筹建工作、提留统筹的收缴、“幸福路”的施工,以及即将完工的“泰莱克大桥”。
他强调,分管领导们要各负其责,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即将到来的乡党委会。
施孝仁在会议过程中表现得十分认真,他一边听与会者发言,一边在记事本上仔细记录。
这一点让楚君感到意外,因为施孝仁之前给他的印象是为人大大咧咧,做事随心所欲,如今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显然意味着他的变化不小。
当楚君邀请施孝仁发表讲话时,施孝仁却摆摆手,说:“我刚来,对亚尔乡,对乡里的情况还不太熟悉,还是多看少说吧。
” 施孝仁这种置身事外、低调行事的工作作风,让楚君有些意外。
这完全不像施孝仁以往的风格,他不禁暗自猜测,究竟是谁在背后给施孝仁出谋划策,让他变得如此成熟、谨慎。
会议结束之后,楚君独自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敏锐地察觉到,施孝仁近期态度的转变背后,或许隐藏着某些不为人知的深意。
这或许是他受到了施佳俊副县长的指示,也或许是施孝仁对自己性格的重新审视。
但不管究竟是何种原因,楚君都清楚地意识到,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自己必须更加小心谨慎地应对此人。
俗话说得好,“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施孝仁如今虽然表现得低调内敛,但楚君心里清楚,其不学无术、嫉贤妒能的本质,恐怕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有时就是这样,行事作风合不来就是合不来,哪怕再怎么勉强伪装,也终究是难以掩盖本质的。
接下来的几天,楚君依然像往常一样忙碌。
他带着齐博、任金波、胡柯、依马木等人深入各村,推进蔬菜大棚的筹建工作。
与此同时,乡政府财务科会计刘琴打来电话,告诉他县财政的拨款已经到账。
楚君立刻安排各村村主任前往农行营业所办理集体贷款手续,确保资金能够及时到位
” 楚君一直把于江涛送到了办公区外。
在走廊上路过办公室时,楚君停下脚步,轻轻敲了敲门,示意大家出来送于江涛。
很快,乡政府的同事们纷纷走出办公室,站在大门口两侧,目送于江涛离去。
于江涛看到这么多人出来相送,心中不禁有些感动。
他停下脚步,转身面向众人,微微一笑,说道:“大家辛苦了,以后乡里的工作还得靠你们多努力。
我虽然调走了,但亚尔乡永远是我的牵挂。
再见!” 楚君站在人群前面,说道:“于书记,您放心,我们一定不负所托,会继续努力,把亚尔乡建设得更好。
” 于江涛转身上了车,挥手致意,小车很快出了大门。
星期一的党政联席会如期召开,会议由楚君主持。
这是会前尕依提与楚君沟通好的安排。
鉴于自己即将调走,尕依提决定不再主持会议,而是将这个工作交给了楚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施孝仁作为代理书记,对乡里的情况还不是很熟悉。
他来之前,叔叔施佳俊(里玉县副县长)专门叮嘱他,还有一个月就要进行选举,目前最紧要的工作是熟悉情况,多看少说。
乡政府现有的工作程序要维持现状,保持稳定,尤其要确保社会治安不出大的问题。
如果能搞出一点业绩固然最好,但如果实在搞不出,那就保稳定,稳定压倒一切,一切想法都要等到选举之后再说。
施孝仁坐在会议室主位上,认真地听着楚君介绍会议议程。
他心里清楚,自己虽然是代理书记,但乡里的实际工作还得靠楚君和其他班子成员来推动。
他决定暂时保持低调,先观察一段时间。
各部门主管按流程汇报完工作后,依次退出会议室。
随后,会议进入一级班子会议阶段。
副职领导们依次汇报了各自分管的工作进展,汇报完毕,应该由尕依提进行总结。
尕依提打开记事本,重点谈到了全乡蔬菜大棚的筹建工作、提留统筹的收缴、“幸福路”的施工,以及即将完工的“泰莱克大桥”。
他强调,分管领导们要各负其责,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即将到来的乡党委会。
施孝仁在会议过程中表现得十分认真,他一边听与会者发言,一边在记事本上仔细记录。
这一点让楚君感到意外,因为施孝仁之前给他的印象是为人大大咧咧,做事随心所欲,如今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显然意味着他的变化不小。
当楚君邀请施孝仁发表讲话时,施孝仁却摆摆手,说:“我刚来,对亚尔乡,对乡里的情况还不太熟悉,还是多看少说吧。
” 施孝仁这种置身事外、低调行事的工作作风,让楚君有些意外。
这完全不像施孝仁以往的风格,他不禁暗自猜测,究竟是谁在背后给施孝仁出谋划策,让他变得如此成熟、谨慎。
会议结束之后,楚君独自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敏锐地察觉到,施孝仁近期态度的转变背后,或许隐藏着某些不为人知的深意。
这或许是他受到了施佳俊副县长的指示,也或许是施孝仁对自己性格的重新审视。
但不管究竟是何种原因,楚君都清楚地意识到,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自己必须更加小心谨慎地应对此人。
俗话说得好,“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施孝仁如今虽然表现得低调内敛,但楚君心里清楚,其不学无术、嫉贤妒能的本质,恐怕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有时就是这样,行事作风合不来就是合不来,哪怕再怎么勉强伪装,也终究是难以掩盖本质的。
接下来的几天,楚君依然像往常一样忙碌。
他带着齐博、任金波、胡柯、依马木等人深入各村,推进蔬菜大棚的筹建工作。
与此同时,乡政府财务科会计刘琴打来电话,告诉他县财政的拨款已经到账。
楚君立刻安排各村村主任前往农行营业所办理集体贷款手续,确保资金能够及时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