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观蛛

关灯
和进出路线。

     当他把这张远超这个时代警务工作细致程度的“现场草图”铺在张所长办公桌上时,张所长和老赵都愣住了。

     “这是……你画的?”张所长拿起草图,仔细端详,眼中满是惊讶。

    这种图文并茂、细节翔实的呈现方式,他们从未见过。

    通常的汇报,多是口述加上简单的文字记录。

     “是,”李振邦解释道,“这样更直观。

    根据我的观察,电台极有可能就在这个里间。

    这个气窗是他们的一个薄弱点,也是我们的一个观察点。

    油污痕迹说明有人频繁进出,结合吴明德的活动规律,或许能推断出他收发报的大致时间。

    ” 老赵凑过来,看着草图,沉默半晌,吐出一句话:“你这图,比说破嘴皮子管用。

    ” 张所长深吸一口气,手指点着草图上的里间位置:“看来,咱们的判断没错。

    振邦,你这次立了大功!这图……很有用!” 李振邦知道,他带来的不仅仅是线索,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冲击。

    这种将空间、痕迹、行为逻辑综合分析的现代刑侦理念,在这个主要依靠经验和口耳相传的时代,无疑是一种降维打击。

     然而,他也清楚,图纸再精确,也只是推测。

    要人赃并获,还需要决定性的证据,或者,等待对方主动联系时的收网时机。

     张所长将草图小心收好,神色凝重地对老赵和李振邦说:“分局的同志明天会过来,共同研究下一步方案。

    我们要做好随时行动的准备。

    ” “振邦,”张所长看向李振邦,“你对这房子最熟,行动的时候,你要负责指明关键位置。

    ” “是!”李振邦感到一股久违的紧张和兴奋交织的情绪涌上心头。

    这不仅是一场抓捕,更是他带来的现代警务思维,与这个时代残酷斗争的一次正面碰撞。

     蛛网已悄无声息地织就,只待那只危险的飞蛾振翅触碰。

    而李振邦绘制的那张草图,仿佛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战斗,点亮了一盏更清晰的灯。

     喜欢沪上警事:1950请大家收藏:()沪上警事: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