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淬火

关灯
查。

     “第一个问题,”陈科长缓缓道,“根据老赵和后来赶到同志的描述,你最后制服吴明德的那一下,动作非常……专业。

    不像普通民警日常训练的内容,甚至不像部队里常见的擒拿套路。

    你能解释一下,是跟谁学的吗?” 果然!李振邦深吸一口气,大脑飞速运转。

    他早已料到会有此一问,也准备了说辞,但真正面对时,压力依然巨大。

    他不能说出警校培训,那无异于天方夜谭。

     “报告陈科长,张所长,”李振邦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静坦诚,“我小时候体弱,家里曾经凑钱,送我跟一个走江湖卖艺的老师傅学过几年拳脚。

    那位师傅脾气怪,教的都是一些偏门实用的招式,说是防身用。

    后来兵荒马乱的,也就断了联系。

    昨晚情况紧急,我也没多想,就是本能反应,幸好没误事。

    ” 这个理由半真半假。

    民国时期,民间习武之风确实盛行,流落江湖的拳师也不少,是个相对稳妥的托词。

     陈科长和张所长对视一眼,没有立刻表态。

    老赵却忽然开口,声音有些沙哑:“陈科长,所长,我瞧见了,那小子那一脚,是冲着关节去的,又快又狠,没十几年功夫下不来。

    说是跟江湖师傅学的,我信。

    要不是他,我这条老命昨晚可能就交待了。

    ”老赵的话带着江湖人的直爽,无形中为李振邦做了佐证。

     陈科长点了点头,似乎接受了这个解释,但眼神中的探究并未完全消失。

    他继续问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更让李振邦心惊: “第二个问题,关于你画的那张图,还有你对电台位置的精准判断。

    你的分析方法和绘图方式,非常……系统,非常超前。

    这不像是一般‘喜欢琢磨’能琢磨出来的。

    你以前,是否接触过类似的……情报工作或者工程技术?” 这个问题更加致命!李振邦背后瞬间冒出一层冷汗。

    他稳住心神,强迫自己迎上陈科长的目光: “陈科长,我家里以前是开小书店的,乱七八糟的书看过不少。

    有些是翻译过来的外国侦探小说,还有一些是旧书摊上淘来的、讲机械制图和工程测量的残本。

    我这个人可能有点钻牛角尖,看了就觉得有意思,自己瞎画瞎比划。

    这次也是碰巧,觉得画出来可能更清楚,就班门弄斧了。

    要是有什么不合规矩的地方,我以后一定注意改正。

    ” 他将一切归结于“看书杂”和“个人兴趣”,这是在这个文化普及率不高的年代,对“文化人”某种奇特能力的一种常见解释,虽然牵强,但并非完全说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