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失踪的少女
关灯
小
中
大
晚上,李振邦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小娟那张根据王婶描述绘制的、稚气未脱的脸庞在他眼前晃动。
十六岁,花一样的年纪,此刻可能正陷入无法想象的绝境。
他想起了旧社会那些骇人听闻的拐卖案件,想起了解放初期依然猖獗的人口贩卖链条,一股怒火在他胸中燃烧。
绝不能放弃!他猛地坐起身,点亮煤油灯,铺开纸张。
他需要重新梳理线索。
小娟、缫丝厂、胡表舅、红头绳、少女怀春的迹象……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如何才能拼凑出真相? 他想到了林淑娴。
虽然拐卖案不属于技术科的范畴,但她敏锐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或许能提供不同的视角。
而且,他内心深处,也渴望与她分享这份破案的压力和决心。
他提笔写信,没有提及具体案情(这违反纪律),而是委婉地描述了遇到一宗棘手的失踪案,苦于线索寥寥,感到责任重大,询问她如果面对杂乱信息,会如何寻找突破口。
信寄出去了,但远水难解近渴。
第二天,李振邦决定改变策略。
他再次来到小娟家那间低矮的木板房,进行了一次更为彻底的搜查。
这一次,他不再局限于询问,而是像现代现场勘查一样,仔细观察屋内的每一个角落。
在小娟睡觉的木板床的缝隙里,他的指尖触碰到了一个硬硬的小东西。
他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将其夹出——那是一颗塑料制成的、心形的、淡粉色的纽扣,样式新颖,绝不是小娟这种家庭日常衣物上会有的东西! 王婶辨认后,肯定地说这不是她家的,也没见小娟有过带这种扣子的衣服。
这颗心形纽扣,成了案件第一个实质性的物证!它很可能来自那个让小娟心情变好的“神秘人”,甚至可能就是“胡表舅”用来诱骗小娟的饵料之一! 李振邦将纽扣小心地用手帕包好,心中燃起了新的希望。
线索虽然微小,但至少指明了一个方向:小娟的失踪,极大概率是熟人作案,并且带有情感欺骗的性质。
下一步,就是要找出这个送纽扣的人,以及这颗纽扣可能的来源。
就在他准备向张所长汇报这一发现时,王铁柱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带来了一个更令人不安的消息:分局接到友邻单位反馈,最近一个月,邻近几个区也发生了三起类似年轻女性失踪案,都是家境贫寒、年龄在十五到二十岁之间的少女,失踪前都曾有陌生亲戚或同乡出现的迹象! 系列拐卖案! 案情陡然升级,一股寒意掠过李振邦的脊背。
他们面对的,不再是一个孤立的案件,而是一个组织严密、流窜作案的犯罪团伙!小娟的处境,更加危险了! 喜欢沪上警事:1950请大家收藏:()沪上警事:1950
小娟那张根据王婶描述绘制的、稚气未脱的脸庞在他眼前晃动。
十六岁,花一样的年纪,此刻可能正陷入无法想象的绝境。
他想起了旧社会那些骇人听闻的拐卖案件,想起了解放初期依然猖獗的人口贩卖链条,一股怒火在他胸中燃烧。
绝不能放弃!他猛地坐起身,点亮煤油灯,铺开纸张。
他需要重新梳理线索。
小娟、缫丝厂、胡表舅、红头绳、少女怀春的迹象……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如何才能拼凑出真相? 他想到了林淑娴。
虽然拐卖案不属于技术科的范畴,但她敏锐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或许能提供不同的视角。
而且,他内心深处,也渴望与她分享这份破案的压力和决心。
他提笔写信,没有提及具体案情(这违反纪律),而是委婉地描述了遇到一宗棘手的失踪案,苦于线索寥寥,感到责任重大,询问她如果面对杂乱信息,会如何寻找突破口。
信寄出去了,但远水难解近渴。
第二天,李振邦决定改变策略。
他再次来到小娟家那间低矮的木板房,进行了一次更为彻底的搜查。
这一次,他不再局限于询问,而是像现代现场勘查一样,仔细观察屋内的每一个角落。
在小娟睡觉的木板床的缝隙里,他的指尖触碰到了一个硬硬的小东西。
他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将其夹出——那是一颗塑料制成的、心形的、淡粉色的纽扣,样式新颖,绝不是小娟这种家庭日常衣物上会有的东西! 王婶辨认后,肯定地说这不是她家的,也没见小娟有过带这种扣子的衣服。
这颗心形纽扣,成了案件第一个实质性的物证!它很可能来自那个让小娟心情变好的“神秘人”,甚至可能就是“胡表舅”用来诱骗小娟的饵料之一! 李振邦将纽扣小心地用手帕包好,心中燃起了新的希望。
线索虽然微小,但至少指明了一个方向:小娟的失踪,极大概率是熟人作案,并且带有情感欺骗的性质。
下一步,就是要找出这个送纽扣的人,以及这颗纽扣可能的来源。
就在他准备向张所长汇报这一发现时,王铁柱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带来了一个更令人不安的消息:分局接到友邻单位反馈,最近一个月,邻近几个区也发生了三起类似年轻女性失踪案,都是家境贫寒、年龄在十五到二十岁之间的少女,失踪前都曾有陌生亲戚或同乡出现的迹象! 系列拐卖案! 案情陡然升级,一股寒意掠过李振邦的脊背。
他们面对的,不再是一个孤立的案件,而是一个组织严密、流窜作案的犯罪团伙!小娟的处境,更加危险了! 喜欢沪上警事:1950请大家收藏:()沪上警事: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