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户部官遇刺,短刀现幽痕

关灯
着双手道:“大人,小的当时正给客人装油条,就听见‘啊’的一声,抬头就看见一个黑衣人朝着王侍郎刺了一刀。

    那黑衣人戴着黑色面罩,只露出一双眼睛,眼神特别凶,身高跟小的差不多,小的身高五尺八寸。

    他刺完人就往西边的小巷跑了,小的还看见巷口停着一辆黑色马车,没挂灯笼,黑衣人一上车,马车就跑没影了。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马车有没有什么标记?比如车身上的花纹,或者车夫的样貌?”萧烬鸿追问。

     张老汉皱着眉想了想:“马车是黑色的,看着挺普通,车身上好像没什么花纹。

    车夫也戴着斗笠,看不清脸,只知道穿黑色的衣服。

    ” 萧烬鸿又问了几个问题,张老汉再也说不出其他细节,便让衙役带他下去录口供。

     此时,影从西边小巷回来,脸色依旧冷淡:“那小巷通往城西的官道,官道旁的草丛里有马车碾压的痕迹,顺着痕迹追查,发现马车最后消失在城西的一处客栈附近,但客栈的人说,没见过这样的黑色马车和黑衣人。

    ” “看来对方早有准备,提前安排好了退路。

    ”萧烬鸿沉声道,“影,你继续留在城西,暗中调查那处客栈的往来人员,看看有没有可疑之人。

    苏慕言,你跟我回大理寺,整理王启山留下的关于江南赈灾款的线索,看看能不能找到他掌握的证据,以及他最近接触过的人。

    ” 二人点头,随即一同返回大理寺。

     回到大理寺,萧烬鸿立刻让人去户部调取王启山关于江南赈灾款的核查卷宗,又让人去王启山的府邸,通知他的家人,并查看他的书房,看看有没有留下什么重要的书信或证据。

     苏慕言则在一旁整理近期与王启山有过接触的人员名单:“大人,根据大理寺的记录,王侍郎近一个月来,除了去户部和皇宫,就只见过三个人——江南知府李嵩、户部主事赵安,还有一个是江湖上的人,名叫玄铁手,听说之前是做镖师的,现在在京城开了一家镖局。

    ” “玄铁手?”萧烬鸿挑眉,“王启山一个户部侍郎,怎么会跟江湖镖师有接触?” “不清楚,记录上只写了他们见过一面,具体原因没写。

    ”苏慕言回道,“或许是王侍郎托他查什么事?” 萧烬鸿沉吟片刻:“有可能。

    王启山查赈灾款,或许遇到了阻力,就私下找江湖人士帮忙。

    你派人去查一下这个玄铁手,看看他的底细,以及他和王启山见面的原因。

    ” “好,我这就去安排。

    ”苏慕言转身就要走。

     “等等。

    ”萧烬鸿叫住他,“让衙役去查就行,你留下来,跟我一起看江南赈灾款的卷宗,我需要你帮我梳理其中的疑点。

    ” 苏慕言点头,重新坐回桌前。

     不多时,衙役将王启山的核查卷宗送了过来。

    卷宗很厚,里面详细记录了江南各州县赈灾款的发放情况,萧烬鸿一页一页仔细翻看,苏慕言则在一旁做标记,将有问题的地方标注出来。

     “你看这里。

    ”萧烬鸿指着卷宗上的一处记录,“江南苏州府上报的赈灾款发放人数是五千人,每人发放二两银子,共计一万两。

    但下面附的领款名单,只有四千五百人,少了五百人的领款记录,这五百人的一千两银子不知去向。

    ” 苏慕言凑过来一看,果然如此:“还有这里,常州府的赈灾款,说是用于购买粮食发放给灾民,但账本上只写了购买粮食的总金额,没有具体的卖家和购买明细,这很可疑。

    ” 二人继续翻看,发现江南多个州县的赈灾款都存在类似的问题——要么领款人数与金额不符,要么没有具体的支出明细,总共有近十万两银子的去向不明。

    而这些有问题的州县,都归江南知府李嵩管辖。

     “看来李嵩的嫌疑确实很大。

    ”萧烬鸿合起卷宗,“王启山肯定是发现了李嵩侵吞赈灾款的证据,才被他灭口的。

    但那个‘幽’字标记,到底是什么意思?李嵩是朝廷官员,应该不会用这种江湖气的标记。

    ” 就在这时,去王启山府邸的衙役回来了,手里拿着一个木盒:“大人,这是在王侍郎的书房抽屉里找到的,盒子上了锁,我们不敢擅自打开,就给您带回来了。

    ” 萧烬鸿接过木盒,盒子是紫檀木做的,上面刻着简单的花纹,锁是黄铜材质的。

    她仔细观察了一下锁孔,从腰间取出一根细针,轻轻插入锁孔,转动了几下,只听“咔哒”一声,锁开了。

     打开木盒,里面放着一叠书信和一张纸条。

    萧烬鸿拿起书信,大多是王启山与家人的往来信件,没什么特别的。

    最后,她拿起那张纸条,纸条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