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忠良固根基 辽东潜暗流

关灯
的八百里加急奏报,打破了京城的平静。

     奏报是辽东巡抚袁崇焕所上。

     他在奏疏中详细禀明了辽东近期军情:后金主皇太极自去岁宁锦之战受挫后,并未大举兴兵,然小股精锐侦骑越边刺探、骚扰之事日渐频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令人担忧的是,蒙古漠南诸部,如察哈尔、内喀尔喀等,在后金军事压力与财物诱惑下,态度日趋暧昧,与后金往来增多,甚至有部落已暗通款曲。

     袁崇焕判断,皇太极可能在酝酿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目标或是彻底收服蒙古,或是再次尝试叩关,请求朝廷预作准备,并催发欠饷,稳定军心。

     朱由检看着奏报,眉头紧锁。

    脑海中,袁崇焕的光点依旧是绿色,忠诚度七十五,但其【刚愎自信】的特质也清晰可见。

     袁崇焕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但他对辽东局势的判断,以及其某些可能“擅权”的举动,始终是朱由检心中的一根刺。

     皇太极……蒙古……朱由检走到悬挂的巨幅舆图前,目光在辽东、蒙古广袤的地域上扫过。

     历史的车轮似乎并未因他的到来而彻底偏离轨道,外部威胁依旧存在,甚至可能因为内部阉党的迅速清算而显得更加紧迫。

     “传旨,”朱由检沉吟片刻,下令道,“谕令袁崇焕,谨守防线,严密监视虏骑动向,尤须注意蒙古各部动态。

    所需粮饷,着户部、兵部会同皇家银号(筹)尽快筹措,分批解运。

    另,谕令满桂,京营整顿需加快,汰弱留强,强化操练,以备调遣。

    ” 他没有直接干预袁崇焕的指挥,而是给予支持的同时,也加强了京营自身的实力,并开始通过陆青岩的渠道,加大对辽东和蒙古的情报渗透。

     他不能将希望完全寄托在袁崇焕一人身上。

     内患未靖,外虏已伺。

     朱由检感到肩上的压力骤增。

     清理阉党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要面对的是更为错综复杂的边镇军头、虎视眈眈的塞外强敌,以及国内可能随时爆发的民变。

     朱由检望着窗外阴沉的天空,他需要尽快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绝对忠诚且能征善战的军事班底。

     科技、财政、军队、人才,这一切都必须加速,再加速。

     喜欢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请大家收藏:()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