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俏潘娘帘下勾情,老王婆茶坊说技

关灯
词曰 芙蓉般的面容,冰雪似的肌肤,生来娇美婷婷,如今已到成年。

    袅袅娜娜倚在门边,惹人怜爱。

    像半含蕊的梅花,似开未开,带着娇羞。

    初见时在帘边,还藏着几分羞涩;再在楼头相见,便热情款接,满是欢喜。

    行走时体态宜人,站立时身姿端庄,静坐时温婉动人,依偎在旁时,更显情意绵绵。

     话说当天武松回到县城前的客店,收拾好行李铺盖,让士兵挑着,带到了哥哥武大郎家。

    潘金莲见武松来住,比捡到金银珠宝还高兴,立刻打扫出一间屋子,给武松安顿妥当。

    武松吩咐士兵先回去,当晚就在哥哥家歇了。

     第二天一早,潘金莲也赶紧起身,给武松烧水洗漱。

    武松梳洗完毕,戴好头巾,准备去县衙“画卯”(签到点卯)。

    潘金莲叮嘱道:“叔叔签完到,早点回家吃早饭,别去别处吃了。

    ”武松答应着去了。

     到县衙签完到,武松又在那儿忙了一上午,回到家时,潘金莲早已把饭菜摆得整整齐齐。

    一家三口一起吃饭,饭后潘金莲双手端着一杯茶,递到武松面前。

    武松连忙说:“又让嫂嫂费心了,我这心里实在过意不去,明天我派个士兵来帮忙吧。

    ” 潘金莲连忙摆手,声音娇软:“叔叔怎么这么见外!咱们是自家骨肉,哪用得着麻烦外人?虽说家里有迎儿这小丫头,可她拿东拿西总是毛手毛脚,我也指望不上。

    就算派来士兵,那些人做饭干活粗手粗脚,我看着也不顺眼。

    ” 武松只好说:“那真是辛苦嫂嫂了。

    ” 有诗为证: 武松相貌本不风流,怎奈金莲淫心难收。

     哄骗他来家中同住,日夜相思盯着他的被褥床头。

     闲话少提。

    自从武松搬来哥哥家,他拿出些银子给武大郎,让他买些点心茶水,请左右邻居吃饭。

    邻居们也凑了份子,给武松送了人情。

    武大郎又摆了回请的酒席,这些就不细说了。

     过了几天,武松买了一匹彩色绸缎,送给潘金莲做衣服。

    潘金莲立刻堆起笑容:“叔叔这怎么使得!既然是叔叔赏我的,我就不推辞了。

    ”说着接过绸缎,福了一礼。

     从那以后,武松就住在哥哥家。

    武大郎还是每天挑着担子上街卖炊饼,武松则每天去县衙当差。

    不管武松回来早还是晚,潘金莲总是热饭热菜伺候着,满脸欢喜。

    武松反倒觉得有些过意不去,可潘金莲总时不时说些撩拨的话,武松是个心性刚直的汉子,从不上钩。

     日子过得快,不知不觉一个多月过去,到了十一月。

    连日来北风呼啸,天空中彤云密布,很快就飘起了漫天大雪。

    这雪下得真大!只见: 万里天空布满白雪,空中祥瑞飘落在帘前。

    琼花般的雪片在屋檐下飞舞,这般天气,连王子猷都要被雪困住(典故:王子猷雪夜访戴,因雪大受阻)。

    转眼间,楼台都被大雪压得低垂,江山连成一片银色。

    雪下得像撒盐、泼粉,漫天遍野。

    就像当年吕蒙正穷居破窑时,感叹寒冬无钱取暖的景象。

     当天雪下到一更天,整个世界银装素裹,仿佛用白玉雕琢而成。

    第二天武松去县衙画卯,直到中午还没回来。

    潘金莲一早就让武大郎出门卖炊饼,又请隔壁王婆买了些酒肉,在武松房里生了一盆炭火。

    她心里盘算着:“今天我好好撩拨他一番,就不信他不动心。

    ” 潘金莲独自冷冷清清地站在帘子下,看见武松踏着积雪回来,雪粒子沾在身上,像碎玉一样。

    她连忙推开帘子,笑着迎上去:“叔叔冷坏了吧?” 武松说:“多谢嫂嫂挂心。

    ”进门后,就摘下头上的毡笠。

    潘金莲伸手想接,武松连忙说:“不劳嫂嫂动手。

    ”自己拂去雪,把毡笠挂在墙上,又解下腰带,脱下身上那件鹦哥绿的丝绸棉袄,走进房里。

     潘金莲跟进来说:“我等了一上午,叔叔怎么不回来吃早饭?” 武松答道:“早上有个朋友请我吃饭,后来又有人拉着喝酒,我不耐烦应酬,就直接回来了。

    ” 潘金莲说:“既然回来了,叔叔快烤烤火吧。

    ” 武松应了声“好”,脱下油靴,换了双袜子,穿上暖鞋,搬了张凳子,在火盆边坐下。

    潘金莲悄悄让迎儿把前门锁上,后门也关紧,然后端了些煮熟的菜进房,摆在桌子上。

     武松问:“哥哥去哪儿了?” 潘金莲说:“你哥哥出去做买卖还没回来,我陪叔叔先喝几杯吧。

    ” 武松道:“等哥哥回来一起吃也不迟。

    ” 潘金莲却说:“哪等得及他!”话音刚落,迎儿就暖了一壶酒进来。

     武松说:“又让嫂嫂费心了。

    ” 潘金莲也搬了张凳子,在火盆边坐下。

    桌上摆着杯盘,她端起一杯酒,看着武松说:“叔叔满饮这杯。

    ”武松接过,一口喝干。

    潘金莲又筛了一杯,笑着说:“天气冷,叔叔喝个成双的吉利杯。

    ”武松说:“嫂嫂也喝。

    ”接过酒又喝了。

    之后武松也筛了一杯,递给潘金莲,潘金莲接过抿了一口,剩下半杯,递到武松面前,眼神娇媚:“你要是有心,就喝了我这半杯残酒。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松一把夺过酒杯,泼在地上,厉声说:“嫂嫂休要这般不知羞耻!”伸手一推,差点把潘金莲推倒。

    他瞪着眼喝道:“我武二是顶天立地、有骨气的男子汉,不是那种败坏伦理、伤风败俗的猪狗!嫂嫂再敢做这种勾当,别怪我不客气——我眼里认你是嫂嫂,拳头可不认你是嫂嫂!” 潘金莲被骂得满脸通红,赶紧叫迎儿收拾杯盘,嘴里嘟囔:“我不过是开玩笑,你倒当真了,真是不识抬举!”收拾完东西,就赌气去厨房了。

     正是: 落花有意想随流水,流水无情却恋落花。

     潘金莲没勾搭上武松,反倒被抢白一顿,心里又气又恼。

    武松在房里也憋着气,暗自琢磨。

    这时已是申时(下午三四点),武大郎挑着担子,冒着大雪回来了。

    推门进来,放下担子,走进里屋,见潘金莲眼睛哭红了,就问:“你跟谁吵架了?” 潘金莲哭道:“还不是因为你没出息,让外人欺负我!” 武大郎忙问:“谁敢欺负你?” 潘金莲说:“还能有谁?就是武二那厮!我见他大雪天回来,好心备了酒饭给他吃,他见屋里没别人,就用话调戏我。

    迎儿都看见了,我可没冤枉他!” 武大郎连忙说:“我兄弟不是那种人,他一向老实。

    你别大声嚷嚷,让邻居听见笑话。

    ”说完就去武松房里,叫道:“二哥,你没吃点心吧?我陪你吃点。

    ” 武松没说话,寻思了半天,起身就往外走。

    武大郎追出来喊:“二哥,你去哪儿?”武松也不答应,径直走了。

    武大郎回到房里,问潘金莲:“我叫他他也不应,朝着县衙方向走了,这是怎么了?” 潘金莲骂道:“你这蠢货!还不明白吗?他自己羞得没脸见你,躲出去了!我猜他肯定是叫人来搬行李,不想在这儿住了。

    当初还不是你非要留他?” 武大郎说:“他要是搬走了,别人该笑话咱们了。

    ” 潘金莲骂得更凶:“笑话?他调戏我,才该被人笑话!你要是想跟他过,就给我写休书,你自己留他好了!”武大郎哪敢接话,被潘金莲劈头盖脸骂了一顿。

     夫妻俩正吵闹着,只见武松带了个士兵,拿着扁担,来房里收拾行李,然后就出门了。

    武大郎追出来喊:“二哥,怎么突然要搬走?” 武松说:“哥哥别问了,说出来丢你的脸,我自己走就是了。

    ”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