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佳人笑赏玩灯楼 狎客帮嫖丽春园

关灯
时光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正月十五日。

    西门庆头一天就派玳安送了四盘羹菜、一坛酒、一盘寿桃、一盘寿面、一套织金重绢衣服,写着吴月娘的名字,给李瓶儿做生日。

    李瓶儿刚起来梳妆,叫玳安到卧房里,说:“前几天麻烦你大娘,今天又让你大娘费心送礼来。

    ”玳安说:“娘多向我家大娘问好,我爹也向二娘问好,这点小礼物,就当给二娘赏人的。

    ”李瓶儿一边吩咐迎春摆上四盘茶食管待玳安,临出门时又给了他二钱银子、一方闪色手帕,说:“到家多向你家各位娘问好,我这就让老冯拿帖子去请。

    明天无论如何都要赏光来坐坐。

    ”玳安磕头出门,给了两个抬盒子的一百文钱。

    李瓶儿随后就让老冯拿着五个帖子,十五日请月娘和李娇儿、孟玉楼、孙雪娥、潘金莲,又偷偷捎了一个帖子,邀请西门庆那天晚上去赴宴。

     到了第二天,月娘留下孙雪娥看家,和李娇儿、孟玉楼、潘金莲坐着四顶轿子出门,都穿着华丽的妆花锦绣衣服,来兴、来安、玳安、画童四个小厮跟着,径直来到狮子街灯市李瓶儿新买的房子。

    这房子门面有四间,往里走共三层:临街的是楼;仪门内两边是厢房,有三间客坐,一间梢间;穿过过道,第三层是三间卧房,一间厨房。

    后边紧靠着乔皇亲的花园。

    李瓶儿知道月娘等人是来看灯的,在临街楼上摆了围屏桌席,挂了许多花灯。

    先把她们迎到客位,行过礼,又请到后边明间里喝茶,这里就不多说了。

    到了午间,在客位摆了四张桌席,叫了两个唱曲的——董娇儿、韩金钏儿,弹着唱着,众人饮酒。

    前边楼上还备了精致的添换酒席,又请月娘等人上楼看灯玩耍。

    楼檐前挂着湘帘,悬着灯彩。

    吴月娘穿着大红妆花通袖袄,娇绿缎裙,外面套着貂鼠皮袄。

    李娇儿、孟玉楼、潘金莲都是白绫袄,蓝缎裙。

    李娇儿搭着沉香色遍地金比甲,孟玉楼是绿遍地金比甲,潘金莲是大红遍地金比甲,头上满是珠翠,凤钗半插着。

    她们都趴在楼窗上观赏。

    灯市里人声鼎沸,十分热闹。

    街上搭了几十座灯架,四周摆满了各种买卖摊位,赏灯的男男女女,穿着花红柳绿的衣服,车马声像打雷一样。

    只见:山石上雕刻着双龙戏水,云霞间映衬着独鹤朝天。

    金屏灯、玉楼灯闪耀着一片珠玑;荷花灯、芙蓉灯散落出千围锦绣。

    绣球灯洁白明亮,雪花灯纷纷扬扬。

    秀才灯举止有礼,有孔孟遗风;媳妇灯容貌品德温柔,效仿孟姜女的节操。

    和尚灯与月明、柳翠相连,判官灯与锺馗、小妹并坐。

    师婆灯挥着羽扇假装降邪神,刘海灯背着金蟾戏吞宝物。

    骆驼灯、青狮灯驮着无价奇珍;猿猴灯、白象灯进献连城秘宝。

    七手八脚的螃蟹灯在清波里嬉戏,大嘴长髯的鲇鱼灯在绿藻中吞食。

    银蛾争彩,雪柳争辉。

    鱼龙沙戏,七真五老献上丹书;吊挂流苏,九夷八蛮前来进宝。

    村里的社鼓,一队队喧闹不停;各种杂耍和货郎,一样样争奇斗巧。

    转灯一来一往,吊灯或仰或垂。

    琉璃瓶映出美女奇花,云母障展现瀛州阆苑。

    王孙公子在小栏下争看蹴鞠,仕女们在高楼上相互携手,尽显娇娆。

    卦摊云集,相幄像星星一样多:讲解新春运势如何,断定一生荣枯吉凶。

    还有站在高坡上说唱的,唱着词曲;扇着响钹的游方僧人,演说三藏取经的故事。

    卖元宵的堆着高高的果馅,粘梅花的都插着枯枝。

    剪春娥插在鬓边,闹东风斜插着;祷凉钗在头上,金光耀日。

    围屏上画着石崇的锦帐,珠帘上绘着梅月双清。

    虽然看不尽鳌山美景,也应是丰登快活的年份。

     月娘看了一会儿,见楼下人太乱,就和李娇儿各自回席上喝酒去了。

    只有潘金莲、孟玉楼和两个唱曲的,一直趴在楼窗上往下看。

    潘金莲特意把白绫袄的袖子搂起来,显摆她那遍地金的掏袖,露出嫩白的手指,带着六个金马镫戒指,探出半截身子,嘴里磕着瓜子,把瓜子皮都吐到楼下人身上,和玉楼嘻嘻哈哈笑个不停。

    一会儿指着说:“大姐姐,你看,那家房檐下挂的两盏绣球灯,一来一往,滚上滚下,真好看。

    ”一会儿又说:“二姐姐,你看,对门架子上,挑着一盏大鱼灯,下面还有好多小鱼鳖蟹跟着,太好玩了。

    ”一会儿又喊:“三姐姐,你看,这头的婆儿灯和老儿灯。

    ”正看着,忽然一阵风刮来,把婆儿灯的下半截吹了个大窟窿。

    潘金莲见了,笑个不停,引得楼下看灯的人,挤肩擦背,抬头往上瞧,都挤得水泄不通,一个个被压得够呛。

    其中有几个浮浪子弟,直接指着她们议论。

    一个说:“肯定是公侯府里出来的家眷。

    ”另一个猜:“是贵戚王孙家的艳妾,来这儿看灯。

    不然怎么是宫里的打扮?”还有一个走过来说:“只有我认识,你们都猜不着。

    这两个妇人,可不是一般人家的,她们是阎罗大王的妻子,五道将军的小妾,是咱们县门前开生药铺、放官吏债的西门大官人的女人。

    你们惹她们干嘛?想必是跟着他大娘来这儿看灯的。

    那个穿绿遍地金比甲的,我不认识。

    那个穿大红遍地金比甲,头上戴着翠面花儿的,倒像是卖炊饼武大郎的娘子。

    大郎因为在王婆茶坊里捉奸,被大官人踢死了。

    大官人把她娶回家做妾。

    后来她小叔武松告状,误打死了皂隶李外傅,被大官人发配充军了。

    如今一两年没露面,变得这么标致了。

    ”正说着,吴月娘见楼下围的人太多,叫潘金莲、玉楼回席坐下,听两个粉头弹唱灯词,喝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坐了一会儿,月娘要起身,说:“酒喝得差不多了,我和二娘先走一步,留下她们姊妹两个再坐一会儿,不辜负二娘的心意。

    今天他爹不在家,家里没人,只留下些丫头,我不放心。

    ”李瓶儿哪里肯放,说:“大娘,我还没好好尽地主之谊呢。

    今天是大节日,灯也没好好点,饭也没好好吃,就要回去,就算西门爹不在家,还有他姑娘们在,怕什么?等月亮出来,我送四位娘回去。

    ”月娘说:“二娘,不是这样说。

    我不怎么能喝酒,留下她们姊妹两个,就跟我在这儿一样。

    ”李瓶儿说:“大娘不喝,二娘也不喝一杯,没这个道理。

    想想我前几天在大娘府上,一杯杯的酒都没推辞,各位娘也不肯饶我。

    今天到了我这简陋的地方,虽然没什么好东西献上,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于是拿大银杯递给李娇儿,说:“二娘好歹喝一杯。

    大娘,我不敢奉大杯,就奉小杯吧。

    ”于是斟满递给月娘。

    月娘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