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根基
关灯
小
中
大
道观的平静日子,像山涧的水,看似凝滞,实则被清风道长用更严苛的规矩,搅动得紧张起来。
鸡叫头遍起床站桩,不再是半个时辰,而是一个完整的时辰。
北方山里的清晨,寒气依旧刺骨。
我站在院子当中,感觉两条腿已经不是自己的了,从脚底板到大腿根,又酸又麻又胀,那股阴寒煞气也趁机作乱,在经脉里窜得更欢,好几次我都觉得快要晕过去。
但我不敢倒。
道长就坐在门槛上,眯着眼,看似在打盹,可我只要姿势稍有松懈,或者偷懒缩短时间,一块小石子就会精准地打在我腿弯或者后背上,力道不轻不重,刚好让我一个趔趄,又不得不咬牙站稳。
“脚趾抓地,想象根须扎进三尺以下!”他偶尔会冷不丁吼一嗓子,声音在寂静的清晨格外吓人。
“腰塌了!你他妈是面条吗?挺直!” “呼吸!呼吸跟上!吸如抽丝,呼如吐箭!光站着顶屁用!” 他骂得难听,但我渐渐品出点味道来。
按照他说的,把意念集中在脚底,配合着那种独特的呼吸法,虽然依旧痛苦难当,但好像……真的能多坚持一会儿了。
而且,站完之后,那种虚脱感里,似乎夹杂着一丝极其微弱的、暖洋洋的东西,从脚底慢慢往上爬,虽然很快又被体内的寒意吞没,但那种感觉,真实不虚。
站完桩,浑身像从水里捞出来,连喝粥的力气都快没有了。
但不行,还得认字、背书。
那本《汤头歌诀》枯燥得要命,什么“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我连字都认不全,更别提理解什么意思了。
道长也不多解释,就让我死记硬背。
“先囫囵吞下去,以后慢慢反刍。
肚子里的货多了,总有能用上的时候。
”他这么说。
最让我头疼的是画符。
每天一百遍,用树枝在泥地上画。
不能快,要求一笔一划,完全模仿他那天晚上画的样子。
符头、符胆、符脚,结构不能错。
起笔、行笔、收笔,力道要匀。
这比站桩还难。
站桩是身体受罪,画符是心神煎熬。
我本来就没多少耐心,画着画着就走神,或者贪快,线条就歪了、断了。
每当这时,道长的树枝
鸡叫头遍起床站桩,不再是半个时辰,而是一个完整的时辰。
北方山里的清晨,寒气依旧刺骨。
我站在院子当中,感觉两条腿已经不是自己的了,从脚底板到大腿根,又酸又麻又胀,那股阴寒煞气也趁机作乱,在经脉里窜得更欢,好几次我都觉得快要晕过去。
但我不敢倒。
道长就坐在门槛上,眯着眼,看似在打盹,可我只要姿势稍有松懈,或者偷懒缩短时间,一块小石子就会精准地打在我腿弯或者后背上,力道不轻不重,刚好让我一个趔趄,又不得不咬牙站稳。
“脚趾抓地,想象根须扎进三尺以下!”他偶尔会冷不丁吼一嗓子,声音在寂静的清晨格外吓人。
“腰塌了!你他妈是面条吗?挺直!” “呼吸!呼吸跟上!吸如抽丝,呼如吐箭!光站着顶屁用!” 他骂得难听,但我渐渐品出点味道来。
按照他说的,把意念集中在脚底,配合着那种独特的呼吸法,虽然依旧痛苦难当,但好像……真的能多坚持一会儿了。
而且,站完之后,那种虚脱感里,似乎夹杂着一丝极其微弱的、暖洋洋的东西,从脚底慢慢往上爬,虽然很快又被体内的寒意吞没,但那种感觉,真实不虚。
站完桩,浑身像从水里捞出来,连喝粥的力气都快没有了。
但不行,还得认字、背书。
那本《汤头歌诀》枯燥得要命,什么“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我连字都认不全,更别提理解什么意思了。
道长也不多解释,就让我死记硬背。
“先囫囵吞下去,以后慢慢反刍。
肚子里的货多了,总有能用上的时候。
”他这么说。
最让我头疼的是画符。
每天一百遍,用树枝在泥地上画。
不能快,要求一笔一划,完全模仿他那天晚上画的样子。
符头、符胆、符脚,结构不能错。
起笔、行笔、收笔,力道要匀。
这比站桩还难。
站桩是身体受罪,画符是心神煎熬。
我本来就没多少耐心,画着画着就走神,或者贪快,线条就歪了、断了。
每当这时,道长的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