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名声鹊起,暗流涌动

关灯
莲花荡水库一战,效果远超预期。

     直播结束时,林烨的粉丝数如同坐了火箭,直接突破了五十万大关! 平台算法将这场人与巨青搏斗的精彩场面推送到了首页,吸引了无数圈外路人围观。

     “赌塘侠”、“巨青”、“水库搏鱼”等关键词甚至短暂地冲上了社交媒体热搜榜的尾巴。

     接下来的两天,林烨团队没有立刻寻找新塘口,而是忙着处理战利品和消化这股突如其来的巨大流量。

     那条一百一十八斤的巨青成了绝对的明星。

     本地几家高档酒店和特色餐厅闻讯而来,竞价购买,最终被一家以做“江鲜宴”出名的酒楼以惊人的五万八千元价格拿下,准备当做镇店之宝宣传。

     剩下的鲢鳙等鱼获也很快被鱼贩子们瓜分一空。

     扣除给赵老板的尾款、雇工费用和团队开销,净利润稳稳地超过了十三万。

     林烨说话算话,给小陈和阿明都包了厚厚的红包,两人干劲更足了。

     “哥!跟着你干太爽了!”小陈数着钞票,眼睛都在放光。

     阿明虽然话少,但也用力点头,精心剪辑的“B市巨青之战”短视频在各个平台数据爆棚,让他充满了成就感。

     商业合作邀约也像雪片一样飞来。

     渔具、户外服装、运动相机、甚至功能饮料品牌都发来了私信。

    林烨没有再亲自去谈,而是整理了一份简单的合作需求文档,让阿明帮忙初步筛选,只挑那些口碑好、调性相符的品牌接触。

     他深知,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受得住诱惑,珍惜羽毛。

    内容才是根本。

     然而,巨大的名声如同一块砸入水面的巨石,在带来无数涟漪的同时,也搅动了水底的沉渣。

     首先是一些眼红的同行。

     B市本地的几个户外主播,粉丝量和热度原本远高于林烨,此刻却被一个外来者抢尽了风头。

    他们的直播间里,开始出现一些带节奏的评论: “天天包塘抽水,有啥技术含量?” “不就是靠运气和噱头吗?有本事正儿八经钓鱼啊!” “破坏环境,哗众取宠!” 甚至有人开始模仿。

     一个叫“闯哥野钓”的本地主播,第二天就直播去了另一个水库,也说要“包片水域”,结果因为没经验,围网没弄好,鱼全跑回了大库,血本无归,成了笑柄,反而更衬托出林烨的成功并非偶然。

     这些酸言酸语,林烨一笑置之。

    模仿是最好的恭维,失败则证明了门槛的存在。

     但很快,更实际的问题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