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大明对反贼秦的应对

关灯
大明紫禁城的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孙承宗感受到崇祯投来的目光,心中思绪万千,他深吸一口气,向前迈出一步,朗声道:“陛下,老臣以为,此事或许并未如我们所想象的那般严重。

    ”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像炸开了锅一样,响起一阵轻微的议论声。

    然而,这阵议论声并没有持续太久,就如同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压制住了一般,迅速地如同潮水般退去。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集中在孙承宗身上,仿佛他身上有着某种魔力,吸引着所有人的注意力。

     孙承宗站在朝堂之上,他的身影显得高大而威严。

    他微微颔首,似乎对众人的反应早有预料。

    紧接着,他继续说道:“各位大臣,想必你们都留意到了山海关丢失的时间。

    这其中的玄机,恐怕并非表面那么简单。

    ”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让人无法忽视。

    孙承宗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他的神情异常严肃,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诸位不妨回想一下,一个月前,正值我大明与建奴酣战之际。

    那时候,战场上的局势异常紧张,双方都拼尽全力,互不相让。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山海关竟然悄然失守了。

    ” 说到这里,孙承宗稍稍停顿了一下,给众人留出一些思考的时间。

    然后,他接着说道:“如果那所谓的‘秦’势力对我大明怀有极深的恶意,他们又怎会刻意隐瞒山海关陷落的消息,不让朝廷发觉呢?” 他的话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在众人的心上,让他们陷入了沉思。

    孙承宗的分析不无道理,如果山海关陷落的消息在一个月前就传到朝廷,那么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朝廷上下必定会陷入一片混乱,军心士气也将一落千丈。

    如此一来,建奴极有可能不会轻易出关离去,而是趁机在我大明境内大肆劫掠。

    到那时,我大明必将陷入无尽的动荡之中,百姓们将遭受巨大的苦难。

     众人聚精会神地聆听着孙承宗的分析,随着他的话语,众人纷纷点头,对他的观点深表赞同。

    就在此时,一位大臣按捺不住内心的疑惑,终于开口问道:“孙帝师,依您之见,我们是否还有可能通过招安的方式来收服这群人呢?” 崇祯皇帝听闻此言,心中也不禁为之一动,对于这个提议,他显然抱有一定的期待。

    毕竟,如果能够通过招安解决这一问题,不仅可以避免一场血腥的战争,还能为朝廷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然而,孙承宗却缓缓地摇了摇头,他的这个动作如同一盆冰水,无情地浇灭了众人心中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

    只听他说道:“他们绝对不会接受招安的。

    从他们之前的种种行为来看,他们对我大明并没有多少好感,而且他们的实力已经相当强大。

    诸位不妨仔细想想,我们究竟能用什么样的官职去招安他们呢?” 孙承宗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给众人留出思考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