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投石问路

关灯
“玉冰烧”的名声,如同初秋的桂花暗香,开始在杭州府某个极小的、特定的圈子里悄然浮动。

     赵铁鹰忠实地执行着林砚的策略。

    对苏修文那边的供应,从每次二两减至一两,任凭苏老员外如何旁敲侧击、甚至暗示加价,赵铁鹰都只以“原料难得,工艺繁复,天时不佳”等借口推脱,将那份“物以稀为贵”的姿态做得十足。

     与此同时,通过赵铁鹰筛选出的另外两位潜在买家——一位是致仕后归隐西湖、同样嗜酒如命的原光禄寺少卿李大人;另一位则是家财万贯、尤爱搜集天下奇珍的徽州茶商胡员外——也先后收到了仅有几两的“玉冰烧”样品。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李大人品过之后,当场拍案叫绝,连呼“此酒只应天上有”,立刻表示愿出双倍价格求购,却被赵铁鹰以同样的理由婉拒,只答应“尽力而为,若有缘再得,必先奉上”。

    这愈发勾起了李大人的渴求,甚至开始动用往日的人脉,暗中打听这“玉冰烧”的来历。

     而胡员外则更显商贾本色,他敏锐地意识到了这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试图与赵铁鹰套近乎,想要探听源头甚至垄断供应,开出的价码也一次比一次诱人。

    赵铁鹰牢记林砚的吩咐,始终保持着神秘,不接垄断的话头,只做这“看缘分”的零星生意。

     这种“欲擒故纵”的策略,使得“玉冰烧”在高端市场上蒙上了一层神秘而珍贵的光环,其名声在权贵和富商的小圈子里不胫而走,价格也被无形中炒得更高。

     而林砚真正的“投石问路”,则目标直指曹家。

     这一日,曹家名下最负盛名的酒楼“荟英楼”后院,专司采买的二管事曹福,接待了一位面色蜡黄、带着浓重外地口音的货郎。

    货郎神秘兮兮地取出一个用厚布包裹的小坛,声称得了一件异宝,听闻荟英楼识货,特来献上。

     曹福本不以为意,他每日见过的所谓“奇珍”没有十件也有八件。

    但当他揭开坛口泥封的刹那,那股凛冽、纯粹、迥异于世间任何美酒的奇香扑面而来时,他脸上的漫不经心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极度的震惊! 他小心翼翼地倒出少许,只见酒液晶莹剔透,宛如山泉。

    浅尝一口,那霸道而醇厚的口感更是让他浑身一震! “此酒……何名?从何而来?”曹福急声问道,眼神锐利如鹰。

     那货郎却支支吾吾,只说是从一云游道人处偶然购得,名唤“玉冰烧”,数量极其有限,他自己也寻不到那道人了。

    无论曹福如何威逼利诱,货郎翻来覆去就是这几句话,最后趁曹福一个不注意,竟抱起那小坛,一溜烟跑了,转眼就消失在熙攘的人流中。

     曹福又气又急,却又无可奈何。

    他立刻意识到这“玉冰烧”的价值,若能将其引入荟英楼,必能成为镇店之宝,吸引无数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