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玉壶冰心

关灯
驱虎吞狼的计策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涟漪正悄然扩散。

    曹家内部的暗流,林砚通过赵铁鹰零星的回报有所感知,但这把火能烧多旺,尚未可知。

    他按捺住性子,将重心放回自身力量的积累上,尤其是与苏家这条来之不易的线。

     苏婉清上次的回信,不仅带来了士林清议的武器,更传递了一个明确的合作信号。

    林砚决定不再满足于隔空传书,他需要一次更直接、更深入的会谈,将这份脆弱的联盟关系夯实,甚至转化为切实的利益纽带。

     他再次提笔,措辞比以往更加恳切而坦率。

    在信中,他不再掩饰自己对“玉冰烧”的关联,坦言此酒乃自己依古方改良所创,如今虽初具名声,却因出身所限,如小儿抱金行于闹市,危机四伏。

    他盛赞苏老员外品鉴之功,苏小姐传递信息之德,直言愿以“玉冰烧”之利,与苏家结盟,共谋发展。

    他提出,若苏家应允,他可定期以远低于市价之“成本价”供应一定数量的“玉冰烧”予苏家,苏家可自用,亦可馈赠亲友,乃至通过其清流人脉,悄然拓展更高层次的销路,所得利润,苏家可占其半。

     这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提议。

    苏家清贫,有此稳定且高利的进项,能极大改善处境,又不需直接经营,坏了清名。

    而对林砚而言,他让出了部分利润,却换来了苏家这块“金字招牌”的庇护和一个高端隐蔽的销售网络,更将苏家的利益与自己捆绑在一起,一荣俱荣。

     信由小莲亲手送出,林砚在听竹苑中静候回音,心中亦有些许忐忑。

    此举虽有利用之嫌,但亦是互利共赢,端看苏家如何抉择。

     这一次,回信来得更快。

    次日午后,小莲便带回了一个素雅的信封,以及一句口信:“苏小姐说,明日未时(下午一点),西湖‘晴雨亭’,盼与公子一晤,共赏残荷。

    ” 不是苏府,而是西湖晴雨亭。

    一个半公开的,既符合礼法,又便于私下交谈的场所。

    苏婉清的谨慎与周到,让林砚心中赞赏更甚。

     第二天,林砚依旧是一身青衫,从容出了林府。

    他并未刻意掩饰行踪,甚至有些希望某些眼线能将他的动向报予王氏——让她们知道自己与苏家小姐有接触,未必是坏事。

     晴雨亭坐落于西湖僻静一隅,秋日荷塘残叶萧疏,别有一番苍凉韵味。

    林砚抵达时,苏婉清已带着丫鬟在亭中等候。

    她穿着一身月白色的衣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