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灯下黑

关灯
旧库房的密室,成了林砚绝地反击的隐秘心脏。

     接下来的日子,听竹苑对外维持着“庶子受挫,闭门苦读”的假象,而林府西北角那片被遗忘的角落,却在夜色和尘封的掩护下,悄然焕发出惊人的活力。

     转移设备的过程堪称一场精细的潜入作战。

    赵铁鹰利用他对林府格局和仆役作息的熟悉,选择在最沉寂的后半夜行动。

    被拆解的蒸馏器核心部件、耐火的砖石、特制的铜管,被分拆成不起眼的零件,或伪装成修缮房屋的废料,或藏于运送日常用度的车驾底部,通过那条早已干涸、蔓草丛生的废弃排水沟,一点一点地挪进了旧库房。

     密室的改造更是考验耐心与智慧。

    通风是首要难题。

    赵铁鹰找到了几处极其隐蔽的、原本用于库房换气的石砌风道,将其巧妙疏通,并在出口处加装了可调节的隔板与活性炭包(林砚用木炭碎末和多层棉布自制),既能确保蒸汽和微量气味缓慢逸散而不积聚,又能最大程度地过滤特征性的酒香。

    灶台被砌在密室最内侧,厚重的墙体与外面堆积如山的破烂家什形成了天然的隔音隔温层。

     整个过程,林砚几乎全程参与指挥。

    他挽起袖子,与赵铁鹰、以及伤愈后秘密召回的王老实和石柱一起,搬运、砌筑、调试。

    汗水混着灰尘沾湿了他的青衫,手上也磨出了水泡,但他眼神中的光芒却越来越亮。

    这种亲手重建基业的感觉,让他仿佛回到了前世创业初期,充满了挑战与激情。

     小莲则担负起了最重要的掩护和后勤职责。

    她每日准时出入听竹苑,应对可能出现的窥探,按时从大厨房取回饭食,并利用外出采买针线的机会,为零星购入的特殊材料打掩护。

    她的谨慎和机敏,成为了这条隐秘战线不可或缺的一环。

     仅仅十天时间,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微型工坊,就在这“灯下黑”的绝佳之地悄然成型。

    当第一缕火焰在新建的灶台下燃起,熟悉的蒸汽再次在精心打造的铜管中凝结成清澈酒液时,密室内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难以抑制的激动之色。

     生产基地失而复得,并且更加隐蔽安全,这让林砚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

    但他并未沉醉于这小小的成功,那支冒充曹家、手段狠辣的神秘势力,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依旧高悬头顶。

     “少爷,按照您的吩咐,重点查了仿制令牌的材料和陌生面孔。

    ”几天后,赵铁鹰带来了初步的调查结果,脸色却并不轻松,“线索很少。

    制作令牌的匠人手法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