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点石成金(上)

关灯
的底细,如何了?” “回少爷,‘彩云轩’的东家姓胡,就是之前想高价求购‘玉冰烧’的那个徽州茶商胡员外。

    他生意做得广,绸布只是其中之一,货源足,款式新,价格也咬得死。

    ” 胡员外?林砚记下了这个名字。

    此人商业嗅觉灵敏,是个劲敌。

     他走进自家的绸布庄,看着空荡荡的货架和过时、劣质的布匹,心中已有计较。

    与“彩云轩”硬拼货源和款式,以林家目前的情况,无异于以卵击石。

    必须另辟蹊径。

     他的目光落在街角几个正在揽活的绣娘身上,又联想到苏婉清那般清雅脱俗的气质,一个念头渐渐清晰——高端定制与特色服务。

     他不需要拥有最多、最全的布料,但他可以拥有最具特色、最难模仿的“产品”。

    比如,与技艺精湛的绣娘合作,推出独一无二的苏绣、杭绣精品;比如,利用“玉冰烧”打开的高端人脉,为苏婉清这样的官宦小姐、富家夫人提供私人定制的服饰服务,将布庄与裁缝、刺绣服务结合起来,打造一个完整的“女性美学空间”。

    这不仅能避开与“彩云轩”的正面竞争,还能获得更高的利润。

     思路既定,林砚回到听竹苑,立刻开始行动。

     他首先起草了两份详细的计划书。

    一份是针对杂货铺的《平价惠民策》,列出了需要采购的货物清单、预期的成本与售价、以及一套激励伙计的“基本工钱+销售提成”的方案。

    另一份则是针对绸布庄的《精品定制方略》,阐述了与绣坊合作、发展高端定制服务的构想,甚至画了几幅结合了现代审美与古典元素的女装设计草图。

     他将计划书呈给林茂才。

    林茂才仔细翻阅后,眼中异彩连连。

    他虽然看不懂那些过于“超前”的管理提成和设计草图,但其中体现出的精准市场定位、差异化竞争策略以及清晰的盈利模式,让他这个经商多年的老手也深感佩服。

     “好!就按你说的办!”林茂才大手一挥,给予了林砚充分的资金和人事支持,“需要多少启动银两,去账房支取!人手方面,府里可靠的下人,随你调用!” 有了父亲的支持,林砚底气更足。

     他让赵铁鹰拿着采购清单和银两,亲自去往城外和各大批发市场,严格筛选供应商,确保货源质优价廉。

    同时,从府中仆役里挑选了几个看起来老实肯干、家境贫寒的年轻人,充入杂货铺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