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点石成金(下)

关灯
清晨,薄雾未散。

    城西两家名为“林家惠民号”的杂货铺和那家更名为“云锦苑”的绸布庄,在稀疏的鞭炮声中,悄然开业了。

     没有大肆宣扬,没有锣鼓喧天,这与林府以往新铺开张的排场大相径庭,引得一些暗中关注的人心生鄙夷,觉得林砚果然是庶子出身,小家子气。

     然而,生意场上的成败,从来不是靠排场决定的。

     最先感受到变化的是城西的街坊邻居。

    他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进“林家惠民号”,惊讶地发现这里的米面竟然比几里外的市集还要便宜半文钱,而且颗粒饱满,没有掺沙;油盐酱醋也都是正经牌子,价格公道;甚至连针线、粗布等小物件,质量也比以往那钱掌柜在时好了不止一筹。

     更让他们惊喜的是,店里新来的年轻伙计态度极好,不仅帮忙搬重物,结账时还会主动抹去零头。

    虽然只是几文钱,却让这些平日里精打细算的升斗小民心里暖洋洋的。

     “这林家铺子,换人后真是不一样了!” “是啊,东西好,价钱实在,伙计也和气,以后就在这儿买了!” 口碑,如同水波,在底层百姓间悄然扩散。

    开业头两天,客流还不算多,但第三天开始,两家“惠民号”的顾客明显增多,一些住在稍远些地方的居民,也宁愿多走几步路过来采购。

    虽然单笔利润微薄,但架不住客流稳步上升,算盘拨响间,竟也开始有了盈利的迹象。

     与此同时,“云锦苑”则走了另一条截然不同的路线。

     开业当日,林砚并未广发请柬,只通过苏婉清,悄悄邀请了几位与她交好、家世清贵又颇具影响力的官家小姐前来品茶。

    这些小姐们初时还对这位置偏僻、名声不显的布庄心存疑虑,但一进门,便被其清雅的布置、墙上悬挂的精美绣品以及那几款别出心裁的成衣样品所吸引。

     尤其是当那位被林砚重金请来的老裁缝傅师傅,为她们量体时展现出的专业与严谨,以及绣娘当场演示的精妙绝伦的苏绣技法,更是让这些见多识广的小姐们啧啧称奇。

    她们不缺钱,缺的是独特与品位。

     “婉清,这‘云锦苑’倒是别有洞天,这绣工,这设计,比‘彩云轩’那些千篇一律的料子有意思多了。

    ”一位穿着鹅黄衣裙的小姐低声对苏婉清道。

     苏婉清微微一笑,目光掠过正在一旁与傅师傅低声交谈的林砚,眼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林公子匠心独运,确与寻常商贾不同。

    ” 当日,便有两位小姐当场订制了衣裙,预付了不菲的定金。

    消息在这些高阶闺秀圈子里传开,“云锦苑”虽未大肆声张,却已在高端客户心中留下了“低调、精致、有格调”的印象,悄然打开了一片市场。

     听竹苑内,小莲听着赵铁鹰每日带回的、关于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