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金鳞化龙

关灯
科举舞弊案如同在杭州府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的浪涛久久未能平息。

    通判王元亮被革职查办,押送京师待审;其小舅子及一干涉案人等皆被下狱;王家势力遭受重创,树倒猢狲散。

    而主母王氏,因牵涉其中,虽未直接下狱,却也彻底失了林茂才的信任与欢心,被勒令在锦荣院中“静心思过”,形同软禁。

    林琅更是如同霜打的茄子,往日嚣张气焰荡然无存,在府中见到林砚,要么绕道而行,要么低头匆匆避过,再不敢有半分挑衅。

     经此一役,林府内外,再无一人敢轻视这位凭借一己之力掀翻通判、洗刷冤屈的庶子。

    那架红木算盘的清脆声响,在众人耳中,已不再是简单的计数之音,更带上了几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神秘与威严。

     然而,对于林砚而言,这场胜利带来的最大收获,并非府内地位的提升,而是他藏于怀中的那篇真正策论文章,终于得以重见天日。

     在知府赵文渊的主持下,由陈望之、张文远等几位德高望重的学者组成的复核组,对林砚那篇写在草稿纸上、字迹细密却条理清晰的《钱帛论》进行了重新审阅。

     文章开篇便点明“钱帛通变,关乎国本,系于民生”,并未空谈仁义道德,而是直指经济核心。

    文中,他结合自身经营“玉冰烧”、“惠民号”、“云锦苑”的实践,深入浅出地论述了货币流通、商品贸易对国家税收、百姓就业、乃至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他大胆提出“农固其本,商活其脉,工精其技,三者并重,则国富而民强”,并引据前朝兴衰,论证了过度“抑商”可能导致的经济僵化与财政困窘。

     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他并未全盘否定“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而是辩证地指出,关键在于“导”而非“抑”。

    他提出了几条具体的“导商”之策:设立平准机构,稳定物价,防止奸商囤积居奇;规范市场秩序,严惩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