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未雨绸缪

关灯
能的税赋增加和……其他突发状况。

    ” 他必须确保在风暴来临时,手中有足够的弹药,甚至……有抄底的可能。

     “最后,是人心。

    ”林砚目光扫过在场三人,“稳住铺子里的伙计,工钱照发,福利不变,但要求他们谨言慎行,尤其不得与前来探查的官差发生冲突。

    傅师傅和几位绣娘那边,由我亲自去说。

    ” 安排完内部应对,林砚深知,仅靠自身防御远远不够。

    他需要信息,需要盟友,需要看清这盘大棋的真正走向。

     他再次提笔,给苏修文写了一封长信。

    信中,他不再含蓄,直言了对加税政策可能对杭州民生、尤其是普通织工、茶农造成的冲击的担忧,并附上了一份自己粗略计算的、不同加税幅度对相关行业影响的简析。

    他以请教的口吻,询问朝廷此举背后的深意,以及苏老对此的看法。

    同时,他也委婉提及了查账风声,表达了一个守法商贾对此的困惑与不安。

     这封信,既是求助,也是一次试探,试探苏修文以及其背后清流力量对此事的态度。

     送出信后,林砚换了一身普通的青衫,并未带随从,独自一人来到了府学。

    他没有去讲堂,而是直接求见了学正夫子。

     学正夫子见到他,倒也没有意外,只是淡淡道:“林生今日前来,所为何事?可是学问上有疑难?” 林砚躬身行礼,态度恭谨:“学生确有一事不明,想请教夫子。

    近日坊间传闻,朝廷或将加征东南茶丝之税,学生读圣贤书,常思‘民为贵,社稷次之’之理。

    东南百姓多赖茶丝为生,若骤然加税,恐伤民力,动摇根基。

    不知朝廷此举,是出于何等考量?学生愚钝,还望夫子解惑。

    ” 他将问题抬到了“民本”和“国策”的高度,既符合他士子的身份,又能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学正夫子闻言,深深看了林砚一眼,沉吟片刻,才缓缓道:“朝廷大政,非我等可以妄议。

    然则,国库空虚,北疆不靖,确需开源。

    加税之事,朝堂之上争议亦大。

    至于查核账目……肃清吏治,本就是题中应有之义。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林生,你既为案首,当时时以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