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三顾茅庐,求贤若渴

关灯
得更深了,不悦道:“你怎么又来了?我的话昨天说得还不够清楚吗?” 李晓宇没有说话,他只是走上前,从随身的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三样东西,轻轻地放在了钱秉义那张杂乱的办公桌上。

     第一样,是一颗雪白温润的,从德国电主轴上拆下来的陶瓷球轴承滚珠。

     第二样,是一份他亲手绘制的,包含了转子、定子、轴承布局和冷却水道的电主轴结构图。

     第三样,是一篇他默写出来的,关于“高速切削下主轴热延伸的动态补偿算法”的论文摘要。

     正准备发火的钱秉义,目光在接触到这三样东西的瞬间,凝固了。

     他的手,有些颤抖地伸向那颗白色的小球,用两个指尖捻了起来,放到眼前仔细端详。

    他的嘴唇翕动着,喃喃自语:“氮化硅……真的是氮化硅……这……这是德国FAG公司的最新产品,你们从哪里搞到的?” 他的目光,又落在那份结构图上,眼神从最初的随意,变成了震惊,最后化为了一丝难以置信的狂热。

    作为一个研究了一辈子高速轴承和主轴的专家,他一眼就看出了这份图纸的价值和深度。

     而当他看到那份关于热延伸补偿算法的论文时,他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扶着桌子,死死地盯着李晓宇:“这……这篇论文……你是从哪里看到的?这是西德亚琛工业大学去年的内部研讨会资料,根本不可能外传!” 李晓宇平静地看着他,开口问道:“钱教授,我想请教一下。

    在两万四千转的高速下,要将氮化硅陶瓷球的离心效应和陀螺效应控制在最小,轴承的接触角,是否应该设计在15度到18度之间?另外,为了抑制热延伸,除了采用液体循环冷却,如果我在主轴的关键位置,加入热敏电阻,通过实时监测温升,来动态调整切削参数,是否可行?” 钱秉义彻底被镇住了。

     他感觉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工厂总工,而是一位与他站在同一领域,甚至比他看得更远、想得更深的顶尖学者。

     李晓宇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精准地切中了他多年研究中最核心、最前沿的要害。

     办公室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之前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冷气氛,早已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高手相遇,英雄惜英雄的学术共鸣。

     “你……你到底是什么人?”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