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筑巢引凤,专家加盟

关灯
度控制在50%±5%。

    ”李晓宇在旁边介绍道。

     钱秉义没有说话,他伸出手,用指关节,轻轻地敲了敲那厚实的墙壁,又感受了一下密封条的质感。

    他那双仿佛能看透一切的眼睛里,审视的意味渐渐褪去,多了一丝好奇。

     而当李晓宇刷开门禁,带领他走进测量室,当那台静静矗立在房间中央,在柔和的灯光下散发着幽光的蔡司三坐标测量仪,完整地呈现在他眼前时,钱秉义脸上的所有表情,瞬间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于痴迷的震撼。

     他快步走上前,手掌在那冰冷、光滑的花岗岩平台上轻轻抚过,眼神里,是一个学者看到顶级研究工具时,最纯粹的渴望和激动。

     “SMM-C型……你们……你们真的把它买回来了……”他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它的重复定位精度,我们实测,可以达到1.5微米。

    ”李晓宇微笑着说道。

     钱秉义猛地回过头,看着李晓宇,眼神彻底变了。

    他终于明白,眼前这个年轻人,那天在他办公室里说的每一句话,都不是吹牛。

     接下来,李晓宇将他引到了隔壁的“研发部”。

     当钱秉义看到满屋子的图纸、数据,以及那些被拆解、分类、标注得井井有条的电主轴零件时,他再次被触动了。

     研发部的五个年轻人,早已在此等候。

    他们没有怯场,在李晓宇的示意下,那个叫王浩的技术员,上前一步,将他们团队这几天的研究成果,以及遇到的关于轴承材料、动平衡校正等无法解决的难题,条理清晰地做了一个简短的汇报。

     钱秉义认真地听着,时不时地打断,提出几个极其尖锐的专业问题。

    而这些年轻人,虽然知识储备远不如他,但每个人都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回答得虽然稚嫩,却充满了逻辑和求知欲。

     在这一刻,钱秉义看到的,不再是一个破败的旧工厂,而是一个充满了活力和希望的,真正的研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