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三关定将,帅才初显

关灯
清华大学的宣讲会,如同一场风暴,席卷了整个京城的高校圈。

     第二天,当李晓宇团队在清华附近一家被临时包下的招待所里,开始进行正式面试时,门口早已挤满了闻讯而来的,来自京城各大理工科院校的顶尖学子。

    他们手中,都紧紧攥着自己的简历,眼中,闪烁着同样的光芒。

     李晓宇看着眼前这火爆的场面,和他连夜从上百份简历中,筛选出的三十份“顶级”简历,他知道,传统的“一问一答”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他的要求。

     他要的,不是只会考试的“学霸”,而是能打硬仗的“战士”。

     上午九点,面试正式开始。

     所有通过了简历初筛的三十名天之骄子,被带入了一个巨大的会议室。

     李晓宇站在台前,身后,是钱秉义教授和几位从江州带来的核心工程师。

     “各位同学,欢迎来到‘双龙计划’的面试现场。

    ”李晓宇的开场白,就出人意料,“今天的面试,没有单独提问,只有一道题。

    ” 他转身,在身后的白板上,写下了一行字: 【课题:如何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将“盘龙母机”的综合生产成本,降低20%?】 “现在,请你们自由组合,五人一组,共计六个小组。

    给你们四个小时的时间,进行讨论。

    四个小时后,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上台进行方案陈述。

    最终结果,将由你们的方案质量,和你们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共同决定。

    ” “现在,开始。

    ”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在场的,都是参加过无数次面试的天之骄子,但如此新颖,如此考验综合能力的面试形式,他们还是第一次遇到。

     短暂的错愕之后,最顶尖的那批人才,眼中,瞬间就燃起了熊熊的战意! 他们迅速地,根据彼此在简历中展示的专业特长——结构、材料、控制、热能……开始自发地,进行优化组合。

     仅仅五分钟,六个堪称“梦之队”的临时攻关小组,就宣告成立。

     而那个名叫林涛的硕士生,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被他周围的同学,推举为了他们小组的临时组长。

     第一关:团队协作与问题分析,悄然开始。

     李晓宇和钱秉义教授,并没有坐在考官席上,而是像两个闲庭信步的“巡考官”,在各个小组之间,慢慢地穿梭,仔细地观察着每一个人的表现。

     有的小组,一上来就陷入了激烈的争吵,每个人都想主导讨论的方向。

     有的小组,则迟迟无法进入状态,面对这个过于宏大的问题,显得无从下手。

     而林涛所在的小组,则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高效而有序的状态。

     “各位,”林涛扶了扶眼镜,声音不大,但逻辑清晰,瞬间就吸引了所有组员的注意,“20%的成本降低,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我建议,我们不要纠结于细枝末节,而是先从四个宏观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