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新人驾到,下马威与“第一课”

关灯
“你们每个人,都将分配到一位厂里最有经验的老师傅手下,从最基础的钳工、车工、磨工开始,进行为期一个--个月的,一线岗位实习!” 这个决定,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在新人中,瞬间激起了巨大的骚动! “什么?下车间当工人?” “开什么玩笑!我们是来搞研发的,不是来拧螺丝的!” “一个月?这不是大材小用,浪费我们宝贵的时间吗?” 一个来自北航,性格颇为倨傲的博士生,第一个站了起来,他皱着眉头,毫不客气地质问道:“李总工,我尊重您的技术实力。

    但我们寒窗苦读近二十年,不是为了来生产线上,做一名普通工人的。

    我请求,立刻进入实验室,开始我的课题研究!” 他的话,立刻引来了一片附和之声。

     面对所有人的质疑和不满,李晓宇没有生气,他的脸上,甚至连一丝波澜都没有。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那个带头提出质疑的博士生,缓缓说道:“你的课题,是‘钛合金蜂巢结构的疲劳寿命与仿真分析’,对吗?” “没错!”博士生傲然答道。

     “很好。

    ”李晓宇点了点头,然后,将目光,转向了会议室的门口。

     “刘师傅,麻烦您,把那个东西,拿进来。

    ” 话音刚落,生产主任刘福贵,亲自带着两个工人,抬着一个沉重的零件,走了进来。

     那,是一个刚刚报废的,“长缨一号”的钛合金外壳。

     “这位同学,请你上来看一看。

    ”李晓宇对着那个博士生,招了招手。

     博士生虽然心有不服,但还是走上了台。

     “你仔细看,”李晓-宇指着外壳上,一处极其细微的,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的加工痕迹,“这里,有一个深度只有0.02毫米的刀纹。

    你知道,它是怎么产生的吗?” 博士生凑上前,仔细看了半天,摇了摇头。

     “是因为,我们车间的王师傅,在进行最后一道精加工时,他机床的伺服电机,出现了一个持续时间只有0.1秒的,极其微小的电流波动。

    ”刘福贵在一旁,沉声解释道。

     李晓宇继续说道:“而就是这个,在你看来,无伤大雅的刀纹,在我们后续的9G过载振动测试中,成为了应力集中的起点。

    最终,导致整个蜂巢结构,从这里,开始出现微观裂纹。

    你设计的,理论寿命长达一万小时的完美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