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漂流者的方舟
关灯
小
中
大
沉睡,并非安宁的休憩,而是意识在虚无之海中的随波逐流。
林澈感觉自己像一片落叶,在那淡金色光茧的庇护下,于冰冷死寂的“间隙”中漫无目的地漂浮。
时间失去了刻度,空间失去了边界,唯有意识深处那点“源点”标记,如同永不熄灭的灯塔,提醒着他“存在”本身。
不知过去了多久,一丝微弱却异常清晰的“秩序”波动,如同投入死水中的石子,轻轻触动了林澈近乎停滞的感知。
是那个“点”!那个散发着与“间隙”格格不入的、微弱但纯净秩序波动的“点”! 他猛地从深沉的自我保护中惊醒,意识如同被强行拉回现实。
第一时间,他感知雷的状态——依旧微弱,但在那脆弱的“生命壁垒”滋养下,生命之火并未熄灭,反而比之前稳定了一丝,如同风中残烛,却顽强地坚持着。
还好。
他立刻将全部精神集中,望向那个“秩序”波动的来源。
随着他们的漂流(或者说,随着“间隙”本身的流动),那个“点”在他的感知中逐渐清晰、放大。
那并非一个出口,也不是什么恐怖的存在。
那竟然是……一个残破的、大约十几米见方的、由某种银灰色金属构成的立方体! 它就那样静静地悬浮在混乱的时空背景中,如同暴风雨海洋中一座孤独的礁石。
它的表面布满了深刻的划痕和撞击凹坑,边缘处甚至有些扭曲变形,仿佛经历过惨烈的撞击。
但整体结构依旧保持完整,散发着一种历经沧桑却坚韧不拔的气质。
最引人注目的是,在立方体相对完好的一面上,喷涂着一个虽然斑驳褪色、却依旧可以辨认的标志——环绕着麦穗的齿轮! “方舟”! 这是“方舟”网络的造物!一个坠落在“间隙”中的“方舟”设施残骸?! 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和希望涌上林澈心头!在这绝境之中,遇到与“方舟”相关的东西,无异于溺水者抓住了浮木! 他能感觉到,那微弱的秩序波动,正是从这立方体内部散发出来的。
它似乎还维持着最低限度的运转,内部可能存在着独立的能源或者……其他什么东西! 必须进去! 这个念头无比强烈。
这可能是他们摆脱“间隙”,甚至了解“方舟”和“钥匙”秘密的唯一机会! 他尝试着引导他们脆弱的“漂流筏”——也就是那个淡金色光茧,朝着立方体的方向“靠拢”。
这并不容易,“间隙”的流动并非他能完全控制,他只能像调整船帆的水手,利用精神力量细微地改变“漂流”的方向,一点点地修正轨迹。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刚刚恢复的一丝精神力再次快速消耗。
但他咬牙坚持着。
近了,更近了。
立方体表面的细节越发清晰。
他看到了一扇紧闭的、带有圆形观察窗的气密门,门旁有一个身份识别面板,但已经黯淡无光。
他还看到了几处裸露的、闪烁着微弱电火线的管线。
终于,在精神力量即将再次耗尽之际,淡金色的光茧轻轻地、无声地触碰到了立方体冰冷的金属外壳。
接触的瞬间,林澈感觉到自己维持的“生命壁垒”与立方体散发的秩序波动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共鸣,光茧微微亮了一下,变得更加稳定了一些。
似乎这“方舟”残骸的存在本身,就对“间隙”的侵蚀有着一定的抵御作用。
他尝试将精神力探向那扇气密门。
门后的结构在他的感知中呈现——复杂的锁止机构,以及一个……几乎完全枯竭的能量核心。
常规方法根本无法打开。
难道要功亏一篑? 不!还有办法! 他想起了激活“方舟”终端和节点时的经历。
“源点”能量,似乎对“方舟”造物有着特殊的权限! 他再次压榨自己,将体内好不容
林澈感觉自己像一片落叶,在那淡金色光茧的庇护下,于冰冷死寂的“间隙”中漫无目的地漂浮。
时间失去了刻度,空间失去了边界,唯有意识深处那点“源点”标记,如同永不熄灭的灯塔,提醒着他“存在”本身。
不知过去了多久,一丝微弱却异常清晰的“秩序”波动,如同投入死水中的石子,轻轻触动了林澈近乎停滞的感知。
是那个“点”!那个散发着与“间隙”格格不入的、微弱但纯净秩序波动的“点”! 他猛地从深沉的自我保护中惊醒,意识如同被强行拉回现实。
第一时间,他感知雷的状态——依旧微弱,但在那脆弱的“生命壁垒”滋养下,生命之火并未熄灭,反而比之前稳定了一丝,如同风中残烛,却顽强地坚持着。
还好。
他立刻将全部精神集中,望向那个“秩序”波动的来源。
随着他们的漂流(或者说,随着“间隙”本身的流动),那个“点”在他的感知中逐渐清晰、放大。
那并非一个出口,也不是什么恐怖的存在。
那竟然是……一个残破的、大约十几米见方的、由某种银灰色金属构成的立方体! 它就那样静静地悬浮在混乱的时空背景中,如同暴风雨海洋中一座孤独的礁石。
它的表面布满了深刻的划痕和撞击凹坑,边缘处甚至有些扭曲变形,仿佛经历过惨烈的撞击。
但整体结构依旧保持完整,散发着一种历经沧桑却坚韧不拔的气质。
最引人注目的是,在立方体相对完好的一面上,喷涂着一个虽然斑驳褪色、却依旧可以辨认的标志——环绕着麦穗的齿轮! “方舟”! 这是“方舟”网络的造物!一个坠落在“间隙”中的“方舟”设施残骸?! 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和希望涌上林澈心头!在这绝境之中,遇到与“方舟”相关的东西,无异于溺水者抓住了浮木! 他能感觉到,那微弱的秩序波动,正是从这立方体内部散发出来的。
它似乎还维持着最低限度的运转,内部可能存在着独立的能源或者……其他什么东西! 必须进去! 这个念头无比强烈。
这可能是他们摆脱“间隙”,甚至了解“方舟”和“钥匙”秘密的唯一机会! 他尝试着引导他们脆弱的“漂流筏”——也就是那个淡金色光茧,朝着立方体的方向“靠拢”。
这并不容易,“间隙”的流动并非他能完全控制,他只能像调整船帆的水手,利用精神力量细微地改变“漂流”的方向,一点点地修正轨迹。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刚刚恢复的一丝精神力再次快速消耗。
但他咬牙坚持着。
近了,更近了。
立方体表面的细节越发清晰。
他看到了一扇紧闭的、带有圆形观察窗的气密门,门旁有一个身份识别面板,但已经黯淡无光。
他还看到了几处裸露的、闪烁着微弱电火线的管线。
终于,在精神力量即将再次耗尽之际,淡金色的光茧轻轻地、无声地触碰到了立方体冰冷的金属外壳。
接触的瞬间,林澈感觉到自己维持的“生命壁垒”与立方体散发的秩序波动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共鸣,光茧微微亮了一下,变得更加稳定了一些。
似乎这“方舟”残骸的存在本身,就对“间隙”的侵蚀有着一定的抵御作用。
他尝试将精神力探向那扇气密门。
门后的结构在他的感知中呈现——复杂的锁止机构,以及一个……几乎完全枯竭的能量核心。
常规方法根本无法打开。
难道要功亏一篑? 不!还有办法! 他想起了激活“方舟”终端和节点时的经历。
“源点”能量,似乎对“方舟”造物有着特殊的权限! 他再次压榨自己,将体内好不容